药膏能治好白颠疯吗 http://m.39.net/news/a_5631700.html
如果你想变聪明,学习又快又好,只需要一招——多动笔。
这是一篇超级干货,抓紧收藏保存,成绩从此逆袭。
1
为什么why
只要你养成动笔的习惯,就能让你数学少出错、难题有思路;让你语文阅读快、写作有灵感;让你记忆效率翻十倍。
为什么?因为动笔的本质是——实现记忆和思考的分离。这个观点既简单,又复杂。
简单来说,当你把想法写下来,就可以清空大脑,把记忆的工作交给纸,大脑只专注于思考。
复杂来说,这个道理99%的家长都不懂,我接触的99%的孩子都不知道动笔的重要作用。他们不知道,仅仅是这个习惯,就可以让他从一个普通生,一跃成为名列前茅的学霸。
2
数学
1、动笔让简单题不出错
我问你,×等于多少?你能马上说出答案吗?很难吧。
但是,如果动笔计算的话,这道题的难度不超过小学3年级。
这个乘法貌似简单,但至少需要15步(9步乘法、6步加法)。其中,加法还是好几个数累加,需要进位。你即便动笔计算,如果不认真,也可能出错,更别说心算了。
对于数学来说——写下来,实现记忆和计算的分离。
这道题为什么难?因为如果你只是心算,你需要在头脑中同时完成两种任务,一是计算,二是记忆。记忆对于人类来说太难了。
普通人的短时记忆,只有7±2个信息,比如电话号码。一次记住超过9个数字都很难,更别说三位数乘法了。
所以,动笔对于数学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让简单题不出错。
对于绝大多数成绩中游的学生,一半以上的扣分,都来自于简单题目出错。这是他们的计算基本功不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懒得动笔,不用草稿纸验算。
这就像战士上战场,自己不拿枪,纯属送死。演算纸和笔是一个学生在考场最有效的武器,你自己先放弃这个武器,所以出现很多“低级错误”。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不是马虎粗心,就是你的做题习惯不好,不动笔写过程,只心算跳步骤。
2、动笔让难题有思路
如果不动笔,你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吗?恐怕让你动笔,你都没思路吧。
记住藤爸这句话——思路不是想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数学题目的逻辑是,从已知条件A,推到求解目标B,比如1+1=2。小学的数学题,最多推到C,就是两步,你往往能直接看出答案。
但是,到了初中高中,数学题目就从已知条件A,一直推到BCDEF。逻辑链条越长,你就越不可能一下想出完整思路。怎么办?只能动笔,进行验算,先从A推到B,再推到C,缩小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之间的距离,直到想出思路。
比如这道题,你刚开始只能试错。
这道题,你尝试了前两个思路之后,都推不下去。当你尝试第三个思路,验算到最后,正好出现求解目标。
现在,你是不是就可以一眼看出答案了?
考试的时候,都是新题,但是知识点范围都不超出教材。比如这道题,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你动笔多试几次,就能找到答案。
所以,动笔对于数学的第二个作用,就是——让难题有思路。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曾说:“所谓专家,就是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错误的人。”
动笔就是试错。你越快试错,越快接近正确答案。不要急功近利,想一次解决问题,那样反而不可能解决问题。
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
3、动笔让抽象更形象
叔叔比小明大10岁,当叔叔是小明年龄的时候,叔叔的年龄是当时小明年龄的3倍。问,叔叔和小明现在分别几岁?
你现在只靠脑子想,是不是一团浆糊?这道题其实只要动笔画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无论是小学的年龄问题、路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还是初中的数轴问题、几何问题,都可以用图形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你能够画出图形,你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一定要有数形结合的思维。动笔对于数学的第三个作用,就是——把抽象的数字,用形象的图形表示。
再比如,小明要买书包,向爸爸妈妈分别借了50元,一共元。书包97元,还剩3元。小明自己留下1元,还给爸爸妈妈各1元。问题来了,一共元,爸爸妈妈各掏了49元,加上小明的1元,一共99元。那1元哪儿去了?
菲尔兹奖(国际最著名的数学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在《开讲啦》中,就被这道题问懵了,还乐呵呵的说:“我们数学家对于加减乘除都不太懂的”。
是丘成桐笨吗?当然不是,是这种题目有陷阱,只要画图,看起来就很清晰。
形象比抽象好理解,图形比文字更直观。因为图像已经把很多要素都呈现出来,放在纸上了,你的大脑只需要观察和思考就够了。
所以,能画图就不要写字,能写字就不要空想。你在纸上呈现出来的信息越清晰,你的思考越高效,计算速度越快。
你越快理解动笔对于数学的重要作用,就能越快成为数学高手。(《怎么学好数学?这篇文章让你成为数学学霸》)
3
语文
1、动笔让记忆更快
《济南的冬天》中有一段要求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大多数人背诗词和文章,只靠眼看、口读,这是效率很低的方式。你只需要动笔,就能大幅提高背诵效率。做什么?圈出名词、动词(形容词)。
比如这段话,你要圈出或写下“雪,看,山,松,青黑,树尖,花,看护妇,山尖,白,蓝天,银边”……
你发现没有,这些关键词就可以高度概括这段话,你只需要盯住这些词背这段话,就能八九不离十。如果还缺了哪个细节没有背下来,比如“一髻儿”,你需要再写下来,重点记忆加深印象。
仅仅是动笔写下名词、动词的方式,就可以把复杂信息高度压缩,提高记忆效率。
2、动笔让阅读更高效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一场旅行,一篇阅读材料,就是一路风景,你要知道这一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所以,你要记住这条心法:找路标。
路标就是文章的关键词,是方向、是标志。你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快速锁定路标。
比如,但是but、然而however、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是转折,是走向相反的方向;首先first、其次second、再次third,是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次;比如forexample、就像suchas,是举例子,就像旅途中的典型建筑物;一定must、只有only、经常always、可能maybe,这些细节很容易出错;所以so,往往是结论性的,是抵达了目的地……
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动笔,圈出关键词,才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比如阅读数学题目,一定要动笔,圈出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很多数学题做错或者没思路,往往是忽略了已知条件,忘记了求解目标。
3、动笔让写作有思路
很多人写作文没思路,他们总认为写作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定要头脑中有思路然后下笔一气呵成。这是不对的,即便写出来也写不好。
写作文前最需要动笔,干什么?画思维导图。
严格来说,不是画思维导图,而是头脑风暴,先把自己头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一股脑地写在纸上。然后,再找到各个观点、案例之间的联系,重新排序,组织结构,最终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而这个思维导图,就是你作文的框架。
所以,写作的关键是“拉纲举目”。只要你先把文章骨架确定下来,再填一些肉,就足够让整篇文章精彩纷呈。
前面讲到记忆和阅读,是把复杂信息压缩为简单信息,是由多到少;写作,需要从简单信息扩充为复杂信息,是由少到多。
无论是由多到少,还是由少到多,关键的一步都是要动笔。
4
笔记
前面详细讲了在数学和语文的学习中,动笔的重要性。数学的方法可以应用在所有理科,语文的方法可以应用在所有文科,这些方法都可以大幅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除了上面讲的这些之外,最后补充一条,就是如何记笔记?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笔记一定要记得全,要漂亮整洁,就像很多学霸笔记一样,厚厚的一大本,有的人甚至花高价去买。
其实,笔记并不是记得越多越好。很多笔记很全很漂亮的学生,成绩很差。为什么?因为他只记录、不思考。记笔记容易让学生产生能力错觉,认为我记下来了,我就记住了,学会了。
笔记是辅助记忆的手段,实现记忆和思考的分离。笔记更重要的作用,是记录之后的使用,要让知识从记在本子上,变为记到脑子里。如果没有完成这个过程,那你学的所有知识,都不属于你,只属于那个笔记本。
比如最著名的“康奈尔笔记法”,灵魂不是记笔记的过程,而是提炼总结的过程。你要学会从笔记中提炼关键词,要能够把所有关键词串成一条线。比如一堂课你学了很多知识,你要把它们分类装到不同的盒子里,然后贴上标签,手里只拿这些盒子的钥匙,最后还要用一根绳子把这些钥匙串起来。等到你需要用这些知识的时候,你就可以沿着线先找到钥匙,用钥匙打开不同的盒子,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所以,动笔不是让你记得越多越好,而是让你聪明地记录。所以,我特别反对低效的努力,反对不动脑子的动笔。比如只是抄抄写写,比如错题抄在本子上,这些貌似很勤奋,花了很多时间做的事情,效率很低,没有效果,完全是浪费时间。这种低效的动笔,是在表演勤奋、假装努力,是自己感动自己。
我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动笔,本质是思考的延伸,当你的笔和你的心连在一起的时候,你的笔才会发挥巨大的威力。
5
动笔,实现了记忆和思考的分离。
把记忆那部分交给纸和笔,让大脑专注于思考。当你把想法写在纸上的时候,你相当于在“看着”你的想法,你在和之前的自己对话。这时候,动笔已经不只是实现记忆和思考的分离,而是思考和思考的分离,你从一个人思考变成了两个人、多个人的交流和对话,这样你的思考质量将会大幅提高。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你知道家里最应该买的文具是什么吗?白板。我家有一块1.8米长的白板,那是我思考的工具,我绝大多数文章的脑图都最先出现在那里。同时,也是孩子思考练习的园地。上面那个脑图,就是他在白板上自己画出来的。
很少有孩子是天才,但只要善于使用工具,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思路更清晰。动笔,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可以帮助你数学少出错、难题有思路;让你语文阅读快、写作有灵感。
只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就能事倍功半。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可以越来越聪明。
会动笔的孩子更聪明,动笔让你成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