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正是孩童时,最喜欢的地方莫过于村里的供销社。这里有琳琅满目、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商品,吸引着孩子们。
最初的供销社是在村里的家庙西厢房。这是一座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用于宗族祭祀。后来在70年代西厢房改为了供销社。青砖、条石、古柏、青瓦、木制窗棂格、立柱和大门,三间古朴的中式建筑,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痕迹。
迈过高高的木门槛,走进供销社,是一排高高的柜台,小孩子脑袋刚刚能超过柜台。柜台是砖砌的,台面是木制的,有一部分是玻璃柜,可以看到里面的商品,主要是学习用品、副食烟酒、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等日杂百货等。柜台后靠墙是一排货架,货架上也摆满商品,主要是各色布匹,那时人们没钱买成品衣服,都是买布匹自己制作衣服。货架上是商品的宣传画和标语口号。记得最清楚的是计划生育的宣传画,70年代,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
供销社由大队派专人负责,那时村里有两个人在供销社负责售货,其中一个人就住在供销社,有一个里间屋,这样白天晚上社员们随时可以去购物。
后来,由于古建筑年代久远,恐成危房,村里在70年代末修建了新供销社,临街而建,方便进出。
这是五间青砖平房,玻璃门窗,宽敞明亮,门前有台阶,房檐上是一米高、五间屋等长的砖砌垛墙,水泥抹面,类似于现代门市顶部的广告牌位,上面是水泥雕刻的八个楷体大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走进新供销社,布局依然如故,一排柜台,柜台后货架,货架上宣传画,一间售货员的里屋。只不过柜台两头各拐了个直角,两头各多出一组柜台。
那时供销社售卖的商品,印象深刻的是学习用品:分裂纸。就是造纸厂未裁割的白纸,一张有1.5平米左右,可以折叠剪裁成八开、十六开、三十二开,装订成一个小本子。那时舍不得买成品本,花五分钱买一张分裂纸,制成本子,比花一两毛买印制带格的成品本要便宜的多。其他学习用品还有文具盒、旋笔刀、铅笔橡皮小刀、圆珠笔钢笔等。在供销社买过一个双金鱼的文具盒,里面有乘法口诀,至今印象深刻。还买过一把纸折扇,水墨画的三顾茅庐故事,永久不忘。
除了学习用品,还有小时候的零食也是久久难忘。供销社的水果硬糖块,一分钱一块,花花绿绿的糖纸包裹着,咯嘣硬的硌牙,但那是童年的美味。桔子辦儿糖就软一些,桔子辦儿形状,五颜六色,上面裹着一层白砂糖,软软的有韧性,口感柔韧,像现在的QQ糖。
也有为数不多的玩具,比如像网球一样大小的小皮球,红绿相间的波形条纹,买了一个,后来不知丢哪了。还有铁皮的跳跳蛙,发条上紧,会自动往前跳。塑料陀螺,绿色的帽,粉红的座儿,用手使劲儿一拧,能转足有一分多钟,小时候常和伙伴比赛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火柴、香烟是大人们的物品,但火柴盒和香烟盒却是孩子们的钟爱。积攒下各式各样的火柴盒和香烟盒,用于一种比赛,每种盒的皮都有值,从、到几千几万不等,越是稀缺的价值越高,怎么比,已经忘记了。记得最普通的火柴盒皮是“泊头”和“临西”,后来有了彩印的火柴盒,比如“隆兴寺”等,价值就更高些。香烟最常见的是丁香、荷花、大前门、红满天等,高档的很少,收集下来主要用于欣赏。
那时小孩子们的一个美差就是受家长之命到供销社买油盐酱醋。那时的酱油、醋、盐都是散装的,没有现在的成品瓶装袋装。酱油和醋是放在大缸里,自带玻璃瓶子,一个漏斗放在瓶口,用一个提子灌满,顺着漏斗灌进瓶里,一提一般灌满一个ml玻璃酒瓶子,价格也不贵,一毛两毛就能买一瓶酱油或醋。盐是放在一个一米见方的水泥方槽中的,那时没有现在的精盐,都是粗盐,或者大块盐粒,用杆秤称好,麦秸草纸包好,回家倒在盐罐子里。贪吃的孩子,回家路上能喝半瓶子醋,物质匮乏的年代,酸甜的醋竟也是孩子贪食的美味。
布匹也是供销社常买的物品。货架上摆满了一卷卷各色布匹,有棉布、哔叽、的确良、涤卡、涤纶等,颜色多是蓝、绿、灰、红,那个时代的主色调,也有各种印花的,主要用于做床单、被面以及小孩的花棉裤棉袄。成品的床单、绸缎被面也有,牡丹团花的棉布国民床单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绸缎被面主要是年轻人结婚时社员送礼购买,另外比较盛行的结婚礼品就是搪瓷洗脸盆和铁皮暖壶,一到谁家孩子结婚,供销社的绸缎被面、脸盆暖壶往往脱销。
当然,供销社不只供应生活用品,还供销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物资,只是对于孩童来说,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最不喜欢的就是供销社关门的日子,大门紧闭,上了铁皮门板,上面挂了一个小黑板,粉笔写着“今日盘货”四个字,这意味着今天供销社售货员到上级供销社进货去了。
计划经济时代,农村供销社在保障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物资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供销社不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供销实体,更主要的是一种国家主导的物资供应、流通、保障机制,在平抑物价、保障供应、应对应急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供销社会影响超市零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