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s的市中心,作为曾经最大的批发市场,

“师奶你这店开了好久啊,记得我多小的时候都开到在。”“是滴呀,这儿刚开业滴时候我都在了。”

“不过感觉现在来这儿的人好少了啊。”

“是滴,当年不管啥时候都是人山人海的,忙起来连吃饭滴时间都没得,现在跟以前确实没得办法比咯...”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就算随着城市的发展,学校搬迁、商圈分散、人员流动...这些记忆也从未被忘记。

就像我如果问起,襄阳的市中心在哪里?你也许会迟疑和纠结,但脑海中仍旧会闪过“人民广场”这个答案。

因为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广场中央的鸽子、花坛一侧的大屏幕、晚上跳舞散步的叔叔阿姨、还有套圈和给画上色的小摊...

就像我如果问起,襄阳最大的批发市场在哪?即使已经没有往日的兴盛,你也依然会想到“九隆广场”这个答案。

因为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曾和家长来此买玩具、与配饰店老板的唇枪舌战、四楼电梯口喜庆的节气装饰店....这些回忆。

多年前没有像万达一样的大商场,人们的工资普遍低,生活质量也都不高,没有什么精神层面的购物需求。

在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购物app的年代,想买便宜又好用的东西,只能到批发市场去买。当时人们除了去白鹤市场,就是去九隆广场。

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我爸为了锻炼我的胆量,让我去店里跟老板娘讲价。讲到他觉得合适了,就把玩具买给我。

我的小书包和文具盒也都来自这里。每次到三楼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卡通元素,我都挪不开眼睛,就算不买,也要去看一看摸一摸。

平日里家里一些日用品,肥皂、牙刷、毛巾、开水瓶,还有逢年过节的对联装饰,也都是在这里买的。

据妈妈描述,家里大到壁画、柜子,小到塑料袋发卡,全都有九隆广场留下的痕迹。

爸爸的师傅师娘在这里做十字绣和配饰生意,经常做一些小玩意送给我,所以直到我上高中之前,这里都是常来的。

几乎一到周末就会拉着爸爸妈妈过来溜达。先去四楼跟师奶打招呼,然后再下楼挨个逛逛。到处转转看看之后,一早上的时间就过去了。

中午跟师奶一起吃个饭,下午爸爸跟妈妈出去逛街,我就在店里看师奶缝十字绣、串珠子、跟人讲价。

一下午也快得很,一会儿帮忙拿东西,一会儿学学手艺,稍不留神就到傍晚收店了,这时候爸爸妈妈也刚好来接我回家。

小时候这里特别热闹。扶梯上几乎全是人,观光电梯正常情况下更是挤不上去。每次跟爸爸走过窄窄的走道,都感觉自己要被“压成照片”。

商场里的商户们也都特别忙,有的虽然店面只有十几二十平米,但没有两三个人,根本接待不来。因为一旦讲起价来,不知道要多久。

商场里还专门给商户们提供微波炉,方便大家带饭。不过大部分都是刚热好准备吃上,就又来生意了,再吃的时候又已经凉掉了。

那个时候,每家生意都不错。偶尔工作日稍得空闲的时候,都还能坐在一起聊聊今天遇到的客人和事儿。

师奶开了20多年的店,几年前也租出去了。是啊,已经五六年了,我几乎都没再来过了。连出租的事情,都还是爸爸告诉我的。

五年前师奶还在说:“现在这种小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大家都用手机买东西了,来这儿的人太少了。”

那现在的它到底是什么样呢?其实今天也是我这些年以来,第一次来到这里。

我第一次见到电梯空空荡荡,第一次见到大部分商户门前都没有客人,第一次见到走廊如此冷清...

这跟我记忆中的九隆广场,确实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依然有许多人,还留在这里,守在这里。

二楼几乎每到一个走廊都能看到几个挂烫机,偶尔还能看到老板正忙着熨衣服、上货。上前询问店铺开了多久,大部分都是十年前起步。

“以前进货可勤了,忙起来恨不得每周都上新,从不压货。现在不行了,但钱还是要赚,饭还是要吃嘛,没办法。”

三楼的这家假发店也是从商场开业就在了,即使是今天,也依旧有许多客人。一进店就看到老板夫妻熟练地修着假发。

看着我们在拍照,客人们都说这家店头发质量好、老板手艺也好。悄悄问老板生意不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关门,老板娘说:

“现在确实没有以前赚钱啦,但是手上这么多老顾客,这么多年都只来我们这里买假发,也舍不下啊,少赚点就少赚点吧...”

确实,这里大部分的店铺都是这样的。即使顾客变少,也依然守在这。长年累月积攒的老顾客们,是她们怎么也舍不下的。

“本来有段时间想换地方做了,但是想着有个老奶奶总是来店里给孙子买玩具,就又想拖一拖,一拖又几年了。”

“其实疫情结束后生意好一点了,越来越多人还是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加上老顾客也多,所以其实没有那么难。”...

曾经这里是被老少客人挤满的市场,大家所有的小物件都在这里买;如今这里是时代的印记,依旧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当我们某天急着想买一顶帽子和一双手套,或是家里热水瓶突然破了要换新的,也还是会来到这里。

如果说万达、天元、吾悦、世纪广场是身穿连衣裙的漂亮女孩,那九隆广场就像是亲切地招呼你来串门的大姨。

“老板,你们这商场这么大,卖的东西又这么杂,区域是咋划分的啊?”“划分?不用划分,乱七八糟的,但是什么都有!”

短短一句话道尽了九隆广场这么多年的精髓。确实是什么都有,即使我已经长大很久了,逛起来依旧眼花缭乱。

作为一个批发市场,如果你想网红打卡,还是算了。但是如果你想找到便宜又高质量的商品,来这里准没错的。

它绝不仅仅是批发市场这么简单,它参与了太多襄阳人的童年和青春。

END

出品:湖北鲸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西瓜摄影:大福

本文由襄阳食记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