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高考这么做,成绩就危险了子长县广

根据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高考当中

一旦出现下列行为之一

高考就危险了:

危险行为一:

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危险行为二:

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2.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3.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4.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

5.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6.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7.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8.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9.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

危险行为三:

1.组织团伙作弊的;

2.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3.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4.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子长融媒提醒子长籍广大考生:

顺利通过考试的唯一途径就是凭实力

请大家遵规守矩

诚实应考,远离作弊

附《年陕西高考考生守则》

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考生须自觉遵守以下规则:

一、诚实守信,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考前必须在规定时间熟悉考场。因进错考场、坐错座位而耽误正常考试者,责任自负。正式开考后仍未在规定座位考试的,按违纪处理。涉嫌代考者,查实后按作弊处理。

三、进入考场,只准携带2B铅笔、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小刀、空白垫纸板、透明笔袋等文具。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等物品。

四、严禁携带手机、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手表、涂改液、修正带、助听器、文具盒和其他非考试用品进入考场。

五、凭《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居民身份证》放在课桌靠走道一侧上角以便核查。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在规定时间内、规定位置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填写错误责任自负;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题卡为无效卡;故意错填涉嫌违规的,查实后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监考员贴好条形码后,考生必须核对所贴条形码与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如发现不一致,立即报告监考要求更正。

六、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必须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答题。

七、语文、数学、综合科目开考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外语科目开考前15分钟不得入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15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八、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答题,规定区域之外的作答内容一律无效。选择题作答(包括选考题所选题号)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作答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图,确定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写清楚)。使用规定以外的笔作答而影响评卷识别的,责任自负。不准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不准更改题号。

九、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准将试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十、对试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可举手询问,但不得向监考员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问题。听力考试期间,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并保持安静。

十一、交卷之前务必看管好自己的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因自己疏忽大意导致丢失的,责任自负。涉嫌违规的,查实后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十二、交卷前不准离开座位和考场。如因健康原因必须入厕者,应在开考前主动出示县级以上(含)医院证明。入厕须经监考员同意并由同性别监考员陪同,不得离开陪同监考员视线范围。

十三、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立即停止答题,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不准在考场逗留。

十四、考试场所实施视频监控,对于监考发现或视频监控回放查出的违规行为,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执行。涉嫌违法的,移送当地司法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等追究法律责任。

有信心,无难试,切勿上当受骗

考试阶段常见诈骗手法有:

一是“枪手”替考诈骗。

不法分子往往在网络上伪装成“高材生”,称自己可以当“高考枪手”,并称自己是全国最大的枪手团成员,而且干的时间也很长,别的枪手在网上骗钱,他们是真的帮助考生。以替考帮助考生考上名牌大学为诱惑,骗取考生和家长雇佣金。

二是销售高考答案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QQ群等渠道,发布出售高考答案的诈骗消息。不法分子常常对受害人称,其不但可以免费获得高考答案,还可以将答案卖给其他考生获利。一旦受害者上当支付钱款后,不法分子便会将受害人拉黑。

三是伪造虚假查分网址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姓名、考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诈骗。

以招生录取为名的常见诈骗手法有:

一是以“帮助录取”为借口,招摇撞骗。

首先是“内部指标”招生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或家长不了解国家特定计划招生政策的情况,宣传“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有政策空间,可以想办法、找关系,承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搞到“内部指标”,保证录取,欺骗考生和家长,收取“活动”“打点”费用。其次是低分“跳档录取”诈骗。一些骗子自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或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二是仿冒正规大学名称,以假乱真。

虚假大学俗称“野鸡大学”,是指未经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审批,无办学资质而私自招生办学的学校。虚假大学多自建网站行骗,往往只有空壳网站而无实体学校,打着大学的幌子从事伪造学历文凭证书之类的招生诈骗。其网站往往抄袭正规高校往年简介并盗用其图片和文字、粘贴各种教育类新闻信息,极具欺骗性。虚假大学的名称常使用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字样,如“中国”“北京”“首都”“华北”“华东”等,还常常含有“财经”“管理”“经济”等热门专业词汇。很多虚假大学的名字与正规大学高度相似,有的仿冒正规高校历史上更名前的学校名称,有的仿冒历史上存在过的学校,很容易被混淆。

三是混淆高校办学形式,名不副实。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当前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情况,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的区别,把考生介绍到院校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其他办学形式学习,从中敛财。从以往的情况看,受骗的学生大多是被送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辅导班等进行学习,最后学生拿到的多数都是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成人高等教育或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证书,而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四是在线学历查询造假,滥竽充数。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大中专院校学历文凭证书上的证书编号,依靠在部分学历查询网站或其所谓的官方网站上实现文凭证书验证,因此在“虚假大学”的网站一般都设置有“学历查询”“证书查询”“信息查询”等栏目入口。以此来增加其可信度,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五是以“免试入学”噱头宣传,弄虚作假。

针对一些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本科录取线的考生,不法分子会以“免试入学”为噱头,吸引考生和家长注意,让考生和家长以为,只要交纳一笔钱,考生就可以与其他正常被录取的考生一样,享受同样的入学待遇。通过此种渠道从考生和家长处诈骗钱财。

六是以“发助学金或奖学金”为诱饵,掩人耳目。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一部分自冒充考生录取高校学生处的负责人的电话,称在了解考生的家庭情况后,可以为其申请助学金,或者发放奖学金,但要先交一定金额的报名费,以实施诈骗。

广大考生和家长做好以下“五个切勿”:

一是切勿相信兜售试题或替考。

教育部多次提醒各位考生,高考考试命题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保密程序,个人根本不可能获取试题或答案。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参加高考替考的“枪手”学生,一律按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二是切勿轻易点击其他查分网址。

根据高考相关的时间安排,查分请认准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诈骗。

三是切勿听信提前录取谣言。

高考录取由省教育考试院(省招生办)统一进行,不可能存在操作“特殊考生”“提前录取”“绕道录取”等行为,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线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此外,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的官方网站,网站域名后缀大多为“edu.cn”,请考生和家长仔细分辨,切勿听信提前录取的谣言。

四是切勿相信来路不明的录取通知书。

对于有招生资质的高校,各省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给考生相关资料或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全国正规高校的名单可以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查录取真假、查学校真假、看录取日程、看邮件、看校长签名和查学籍真假等6种方式进行核实。

五是切勿轻易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

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联系确认,一定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

via:陕西招生考试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