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387123.html
编者按还有几天,所有的学校都将进入开学“高峰期”了。这是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季节,也是一个忙碌的季节。经过一个漫长暑假的休整,孩儿们是不是都还没收心?忙购开学配置、忙分班、忙收心……各种忙碌,各种欢喜,各种愁。然而,无论你怎样,开学就在眼前了!家长们,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没事,负责的在线小编在开学季即将来临之际,为大家整了一份攻略,希望能帮到你(PS:不是帮你做暑假作业)。
开学收心篇:告别假期综合症!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暑假,这个天性则展现得更为突出,从早到晚,玩得天昏地暗。然而新学期将至,若再不收心,则容易受到“假期综合征”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暑假的最后时期收好心思,免受“假期综合征”的影响呢?
循序渐进调整作息时间
假期中,孩子跟随父母作息时间,父母忙于各种应酬生活不规律,导致孩子也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部分家长认为假期嘛,不会去要求孩子。但是,真正到了开学,孩子却回归不了正常的生活,出现“厌倦”心理。避免“厌倦”心理影响新学期生活的好办法,就是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家长如果把握好开学前一段时间,帮孩子调整和准备,就能让他以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家长帮孩子“收心”要循序渐进,可以从调整作息时间开始。在开学前一周内,按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活动,最好拿出一些时间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的体力。日夜颠倒的作息时间,会导致学生上课嗜睡,影响听课效率,夜间却兴奋不已,难以入眠,形成恶性循环。恢复到开学时的作息时间,是学生和家长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不少同学在暑假期间有可能玩通宵或很晚睡觉,业内人士提醒,在开学前半个月就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该业内人士建议,孩子从现在开始应按照上课时的作息时间去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重新做到起居有时。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孩,家长还应帮助其远离电视、电脑、电子产品。暑期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家长可以抽空与孩子一起进行锻炼,用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朋友交流减少开学恐惧心理
提到开学,多数孩子对开学存在惧怕、逃避的心理,或因为假期作业还没完成、又将开始紧张的学习等情况。从而表现出慵懒、茶饭不思的消极“症状”。这时父母就应该循序诱导,可以让孩子给同学打个电话,谈谈暑期的活动和新学期的计划,唤起对学校生活和友情的向往。以此缓解孩子对重返学校的恐惧和逃避心理。
和朋友一起营造学习氛围
很多家长认为玩乐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往年一放暑假便完全撒手让孩子自由玩乐。家长可以主动了解孩子暑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帮助孩子及早完成,避免临急乱填。有些孩子完成得比较早,家长可以让孩子看看名人名著,写写读书笔记,培养阅读习惯,孩子在开学后不会一下子接受不了。
专家建议,可以邀请孩子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和孩子一起写暑假作业。这便给孩子一种“不是我一个人在学习”的印象,对暑假作业的抵触情绪明显减低。也让孩子在开学后较快地融入学习生活中。
让孩子准备开学物品
在完成暑期作业后,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通过重新整理上个学期的课堂笔记、试卷等办法来回顾知识点,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还可以对新学期的新知识做个初步预习,建立知识网络。家长可以让孩子清洗下书包,也可以陪孩子到书城去走一走,买一些教辅材料、新学期文具等,从心理上给孩子做好开学的铺垫。
讨论新学期打算
“收心”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孩子从暑假放松的生活状态,过渡到有规律生活的状态。家长无需太“刻意”。她建议家长,可以开学前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新学期的打算。吴钟秀说,在交谈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么打算,还可以问问需要提供哪些帮助。“不用一次谈完,家长可以借一些日常谈话机会,介入这些话题,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种‘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SplitPageHere#
开学采购篇:切莫盲目跟风
新学期将至,学生及家长们开始着手置办各类装备,新一轮的“开学大采购”迅速升温。众商家们抢抓这一商机,通过降价打折、幸运抽奖等活动助推夏季销售业绩提升。然而,近期出现的一些攀比式的跟风消费令人担忧,专家呼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购买学习装备。
为迎接新学期开学,各大商场、超市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购进了很多新款文具、图书及学生服装,招揽顾客。相信不少家长最近进超市,都能看到,不少超市现在是把文具类放在醒目的位置。同时,买文具的学生和家长是一茬接一茬,超市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上学需要的东西多,一次都配齐了,省得开学后发现缺这个少那个的。”超市工作人员说,几十元一套的“书包式”文具盒很畅销。
同时,在各大书城,有不少人也会看到书城最近几天是人满为患,走出书店的每一位学生,几乎手上都抱着一摞选购的图书资料。有书店工作人员告诉小编,开学前的几个星期,图书的销量比平时明显增加,作文书籍、工具用书卖得很好。
专家介绍,选择教辅书要注意三点:第一,搞清楚自己的需要,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来选,同类型的教辅书一本足矣,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教辅书类别很细,在挑选时更方便;第二,最好选择新的版次,新的版次并不是指新的教辅书,最好是那些出版多年但今年更新过的,因为现在不少教辅书会根据考试最新题型作变化,此外印刷版次多可以说是销量不错的教辅书;第三,看教辅书的出版社和作者,正规的出版社和优秀的编写者是优质教辅书的质量保证。#SplitPageHere#
开学饮食篇:饮食尽量要清淡
9月开学季,学生和家长的生物钟又回归到“早起模式”。其中,早起的重要环节就是早餐……然而,成都学生娃的早餐进食情况却并不乐观,2日,医院临床营养师告诉你:怎么让孩子们开心早餐、营养早餐?
学生大多饮食习惯不佳
据悉,成都市疾控此前在成都市三个圈层的三个区县内,选取8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专家对这些学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营养、运动等方面的监测,并建立了相应的健康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全国水平,男学生肥胖发病率为5.2%、女学生为5.85%,肥胖和超重两者相加的男女发病率则高达18%和14%。
另外,成都市疾控中心还就饮食习惯问题,在全市30多所学校展开了匿名调查。结果显示,35%的中小学生不吃或不常吃早餐,21%的中小学生早上从不喝豆浆、牛奶等健康饮品;20%的学生从不食用水果。
“不吃早餐,营养会不均衡。”成都市疾控专家表示,长期不吃早餐会引致能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还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营养不良,患胆结石、心肌梗塞、血栓、肥胖等疾病的几率会更高。
注重营养提升兴趣
“可能因为早上时间比较赶,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们准备早餐时主要以鸡蛋、面包、牛奶为主,品种比较单一。”医院临床营养师张君懿认为,对于学生早餐问题,既要注重营养性,还要提升孩子们对它的兴趣。
如何搭配
好的早餐要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将每个营养早餐食谱的设计,尽可能达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谷类食物:可以为孩子提供能量,好的早餐一定要有谷类食物,如馒头、包子、面包、蛋糕、面条、粥、红薯等,而且要各种谷类食物搭配,粗细搭配为佳。
蛋白质供给:如蛋、奶、豆类食物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天早餐都要让孩子食入适量的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或几片猪肉、牛肉、鸡肉等,保证供给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优质蛋白质。
蔬菜或水果:如白菜、黄瓜、萝卜、西红柿等蔬菜,还可以根据季节供给少许豆制品或凉拌海带等海产品,以提供其他营养素和矿物质。
少量植物油:既可为孩子提供所需的热量,又能增加菜的色、香、味,促进食欲。
兴趣提升
睡眠充足:由于孩子太晚睡觉,早上起床时间也比较匆忙,留给孩子吃早餐的时间很短。可以让孩子早睡早起,早上留有充分的吃早餐时间。
花样翻新:天天都是牛奶、鸡蛋,孩子也会吃厌。家长要时不时地给菜谱翻新,比如,蛋的做法,可以是煮蛋、煎荷包蛋、炒蛋、蛋羹,也可以是咸的、甜的、卤的,一周换三四个花样。
一起进餐:与其站在旁边催促着孩子吃早餐,不如一家人坐下来一起进餐。
晨练: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孩子早起10分钟,在小区里晨练10分钟,再回家吃早餐。#SplitPageHere#
家长焦虑篇:坦然面对孩子人生的新阶段
孩儿即将上学,家长也并没有轻松多少,尤其是不少新生家长也开始了种种担心和焦虑。对此,专业人士提醒,开学初,家长、学校应运用科学方法帮孩子尽快调整状态。家长自己也应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孩子人生的新阶段。
现象一:孩子哭闹不肯进校门
小胖马上要上小学一年级了,但近日开学后,他并不喜欢到新的学校,因为新的学校班里没有熟悉的同学,所以当妈妈送他到学校门口时,他哭喊着不肯进去,本来准备离开的妈妈不得不又返回头安抚他的情绪。
专家支招:
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的心理咨询师胡丛笑说,离开父母走向一个新的环境,孩子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只需要抱着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平定下来后,跟孩子聊聊,告诉孩子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学习环境,在那里有新的朋友等着他。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训斥孩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的张洪恩老师介绍,29日,谈固小学新生入学的当天,有孩子又哭又闹,其实家长只需离开,老师会做安排。有一个孩子哭闹得厉害,张洪恩带着他让他稳定情绪,再给他做一些有趣的事情,20分钟后孩子就没事了。
现象二:孩子对小学生活感觉没意思
小豆也是一名一年级新生,在新学校开始学前训练的时候,她开始反感上小学。她说:“坐在那里没意思。”她对老师训练的内容不感兴趣,说什么也不愿去上学,妈妈害怕触发她的反感情绪,想尽各种办法,中午带她去吃想吃的自助,以增加她的正面情绪。
专家支招:
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确和幼儿园有很大不同,容易让孩子产生没意思枯燥的感觉。家长可在开学初期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允许孩子有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学校也应适当开展各类活动,做好从休闲放松到紧张学习的自然过渡,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校园和课堂学习中来,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工作。
现象三:孩子性格内向不能迅速融入班集体
新新性格内向,也要上一年级了,但在新的环境里她没能迅速找到朋友,所以她有点孤单。在幼儿园习惯了迟到的她最近有点害怕,因为老师说迟到了要有惩罚的,所以也引发了她的抵触情绪。
专家支招: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多带孩子到社区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培养孩子的合群性;其次可与老师协商,孩子有小进步、小优点时及时表扬他,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而增加其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家长应当在开学前帮助孩子制订科学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最好与学校生活接近,减少其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督促孩子按时起床、规律饮食。
现象四:孩子不适应新环境家长也焦虑
孩子不适应新环境也让他们的家长陷入焦虑之中:孩子会不会不爱吃小饭桌的饭菜,吃不饱怎么办?孩子中午会不会睡不着?上学的时候孩子能记住作业吗,会不会丢三落四遭到惩罚?能不能在新同学中找到好朋友?课间会不会知道上厕所?新同学中会不会有特别调皮的?……
专家支招:
当家长出现这些焦虑时,给家长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寻找一些过来人父母多聊聊。胡丛笑说,其实每个家长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家长都希望给孩子以最好最完美的安排,一旦家长感觉自己无法做到时就会产生担心和焦虑,有时家长一不小心会把这种担心情绪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不自信以致不能正确处理自己面临的状况。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就是给孩子以祈福和肯定。
焦虑一:孩子会不会不爱吃学校的饭菜
黄女士家住铭和苑社区,儿子嘟嘟马上要上一年级了。嘟嘟从小就很瘦,像根“豆芽菜”,不爱吃这、不爱吃那,吃饭成了个老大难。之前上幼儿园时,中午开饭,嘟嘟总是扒几口就不吃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轻声说:“不想吃。”
黄女士害怕,儿子上了小学里还是这个样子,那怎么行?
支招
同样的问题,刘先生去年也碰到过,他的女儿乐乐开学就读二年级了。
去年,乐乐刚上小学时,连着三天不肯吃中饭,说是学校饭菜不对胃口,宁可饿着也不吃。
刘先生总结了原因:孩子零食吃得太多。
所以之后的几天,刘先生开始有意识地不给乐乐买零食。同时,为了让孩子喜欢吃饭,刘先生还想了一个招:让孩子自己做饭,体会其中乐趣和滋味。乐乐第一次做了番茄炒蛋,虽然样子难看,味道不好,但吃得特别香。
现在,不仅乐乐每天在学校吃饭不成问题,每到周末还要帮着妈妈弄晚餐。
焦虑二:孩子会不会和同学处不好
周先生的女儿雯雯,性格内向,上幼儿园期间,似乎也没有结交特别要好的朋友。“我女儿胆子小,又不太爱说话,加上我们平时也忙,没什么时间管她。”周先生最担心的是女儿到了小学,和同学处不好、没有朋友。
支招
住在沿江的徐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女儿冉冉已经读初二。孩子爸爸常年在外做事,每次回家都对孩子宠爱有加。渐渐地,女儿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也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交往。
刚上小学那会儿,课后别的小朋友都去玩,冉冉却总爱一个人在座位上摆弄自己的文具。渐渐地,徐女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徐女士邀请了几个朋友带着孩子一起来家里玩,并让冉冉负责招待小朋友们。起初,冉冉并不乐意,但几次下来,她体会到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乐趣,开始喜欢这种生活。
之后,徐女士还鼓励冉冉邀请同学来家里玩。现在,冉冉已经有好几个要好的小姐妹了。
焦虑三:孩子会不会经常丢三落四
肖女士的儿子豆豆是个开朗的小男孩,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一些粗心。上幼儿园时,他就经常忘记把老师交代的东西带去。每次春游、秋游,也经常忘东忘西。
“就怕等儿子开学后,要是还这样丢三落四,耽误学习,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怎么办?”肖女士很担心。
支招
陈先生的女儿小央现在读三年级。之前,她也经常丢三落四,弄得老师经常来找家长“投诉”。
女儿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家里大人经常帮着她收拾。小央和爷爷奶奶一块儿住,平时小央玩完的玩具,看了一半的书,老人都会帮忙收拾。
为了能让小央尽快改掉坏毛病,陈先生和老人说好,不再帮孩子收拾。凡事都让小央自己完成。最开始,小央看玩具没人收拾,也不理会。但是时间久了,觉得不好意思也就自己把东西理好了。
另外,陈先生还要求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把第二天的书包检查3遍,保证不会忘带东西。
陈先生还特备交代,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当孩子忘记了某件事情,不要马上提醒她,让她自己回忆。”
现在,小央不但不会忘带东西,还把自己的房间都收拾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