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他们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贵州省枇林县,一位叫王家伟的小朋友已经不再因为吃饱、穿暖这类问题而烦恼。

他扎根在大山,熟悉四季的变化,知道老家石桥下的鱼儿每天几点开始打盹,也知道坐在哪里才能看到大山最美的样子。

在贵州,像王家伟一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对眼前的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知欲,但他们的心里却始终存在着一片空白——关于山外的世界,关于梦想。

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对乡村儿童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那张图片之上。崎岖的大山里,背景大多是灰黑色的,一双渴望的大眼睛迷茫又彷徨地凝望着。

来到贵州益童乐园之前,巨量星图达人

燃烧的陀螺仪、

山村小杰的脑海里也是这样的景象。而在前往贵州大塘镇益童乐园的路上,这种印象被不断地加深。

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将

燃烧的陀螺仪等一行人的车子引向越来越高的海拔。

他们此行是源于巨量引擎推出的公益活动“巨量益梦行动”。目的地是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塘镇。地处于米的海拔上,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云上社区”。

从机场出发,一开始道路两旁还是平整的、泛着水光的梯田,旖旎的山区风光。驱车离城市越来越远,路面也逐步露出了“原始的面貌”,坑坑洼洼处伴着下过雨存积的泥浆,像一块块补丁。

大塘镇距离贵阳市一百多公里,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出发,按最快的导航路线,需要近3个小时。中途,天空突然落起了雨,浓浓的白雾弥漫整个山间,遮挡了前行的视线。能见度甚至不到五米,雾气重的时候,两三米远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埋下关于梦想的种子

上山时

燃烧的陀螺仪不禁感叹:“原来大山里的孩子出来一趟,竟要这么吃力。”

担心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不够好,在出发前

山村小杰给这里的孩子在网上买了50多套生活与学习用品,包括书包、水壶、文具盒等。

但他们令人惊喜的是,当车抵达贵州大塘镇益童乐园门口时,眼前的场景和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益童乐园里干净整齐的课桌,写满愿望的心愿墙,摆满书籍的图书角。还有摆满物件的手工区里,用废快递盒改装的插花笔筒、橡皮泥捏成的刺猬到松果拼接的恐龙......小小的一角,成为了孩子们想象力的天堂。

益童乐园是字节跳动公益联合壹基金发起,自年开始,通过组建儿童友好空间、提供优质儿童课外内容、聘用专职社工人员,帮助贫困地区的乡村儿童获得更好的校外陪伴、学习和成长。截止日前,已经累计服务75万人次。作为首批试点站之一,大塘镇益童乐园至今已招收上百个6-14岁的孩子。

在贵州,这样益童乐园站点有个,大塘镇只是其中之一。

外面的世界究竟长什么样?

社会的痛点,即公益的起点。巨量引擎发起的巨量益梦行动,希望“用技术与互动”,链接更多的善意,帮助山村儿童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梦想,看到更大的世界。

现场,更是邀请到来自巨量星图的两位达人

燃烧的陀螺仪、

山村小杰担任活动的“梦想守护人”,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支教课。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体验,作为南航一名在职飞行员的

燃烧的陀螺仪为孩子们分享了飞行员日常的一天。早晨要检查航线和天气、飞行前要穿好防撞的反光背心......边演示,边互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互动期间,

燃烧的陀螺仪问孩子们:“如果你们可以坐飞机,都想飞到哪里去?”

“广州、北京、上海、郑州......”声音此起彼伏。

“为什么想去这些地方呀?”,孩子们的回答让他心疼:“因为爸爸妈妈在那里工作!”

他一时语塞,看到这群孩子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隐忍,心里百味杂陈。

他将情绪隐藏在眼底,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学的知识,会像翅膀一样,学得越多,羽毛就会越丰满。有一天,能带你飞到想去的地方。”

孩子们兴奋地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对外面世界的期待,多上了几分。

而作为从山村走出去的达人,

山村小杰为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手艺,木质恐龙书包、木制飞镖、木制行李箱,甚至木质榨汁机......

“希望手工打开孩子们对于探索生活的乐趣。”

在现场教学中,他将木质的恐龙书包送给了全班唯一一个自己独立制作完成手工的女孩——晓丹。小女孩惊喜又局促,一瞬间眼泪都激动得快要掉下来。

一座座山的阻隔,让大塘镇的生活像一个封闭在山水间的玻璃罩。外面世界一点点刺激,对孩子们来说都非常新奇。比起物质方面,这群孩子更渴望的,是对未来的畅想,和对梦想的期待。

而巨量益梦行动种下了一颗关于“飞去远方”的种子,慢慢在孩子们心底扎根。

陪伴与爱

幸运的是,改变在真实发生着。

离开大塘镇之后,

燃烧的陀螺仪通过抖音记录了有着“卖花梦想”的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名叫小涵,她说“长大以后想卖花。因为妈妈喜欢喷香水,听说香水是花做的。”视频里小女孩糯言糯语地说道。

这个故事感动了数百万网友,单支视频获赞量高达50w+。

常年在广州务工的小涵的妈妈,无意在抖音刷到了自己女儿的“梦想”,倍感心痛,决定回家陪小涵过一个六一儿童节。

如此美好的连接,让小涵即便身在大山之中,也揣着对未来满满的向往。

很难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跟这群孩子真正交心了。

山里的很多小孩都常年见不到爸爸妈妈,“有时都快忘了他们长什么样子,结果到打糍粑的季节,他们又回来了。”

“你能明显感觉到,这群小孩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山村小杰说“相比于物质,爱和陪伴对他们也许更加重要吧!”

山村小杰问孩子们的梦想是什么时,有人说想做医生,这样疫情来了的时候能保护更多的人。

还有人想跟

燃烧的陀螺仪一样做机长,可以跨越山海看更广阔的世界。

他们虽然还很小,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了期盼。

让公益拥抱更多可能

“公益应该是可持续的。”这是

燃烧的陀螺仪和

山村小杰共同的感受。

“很多人都觉得做公益就是捐赠,缺吃的捐吃的,缺书本捐书本。但公益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捐了东西,这个事情就结束了。”

单向的给予,甚至会带来被帮助对象的无所适从。公益需要更好地了解真正的社会需求,对症下药,成为不断解决问题的存在。

巨量益梦行动这次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