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文
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至今我都不能理解,我这么一个在小学六年从来都不喜欢读书的人,为什么会对文具那么感兴趣。
铅笔、橡皮经常换就算了,毕竟这是消耗品。
文具盒和书包,如果没被我弄丢的话,也至少是一学期换一次。
好像就连圆规,我都没能连续用满一整个学期过。
回头想想的话,似乎上小学时给我带来欢乐的,大多都源自于各种文具。
而手里文具花样多的,大概率也会成为“孩子王”。
我曾经以为,这是在玩具匮乏的年代,小学生解闷的唯一途径。
但当看到如今的小学生,也在乐此不疲地换文具时我才发现,这玩意确实具有“玩具属性”。
咱就说造型吧。
一个普普通通的橡皮,就能被做成各种造型。
基本上你喜欢哪个卡通人物,就能买到哪种人物的橡皮。
从这方面来讲,橡皮已经超脱了擦铅笔痕迹的属性,妥妥地成了个模型。
这还能舍得用?
记得我以前好不容易买到过一个机器猫的橡皮,愣是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现在都完好无损。
写错了字时,宁可拿手指头揉,都舍不得用一下。
不夸张地说,这块橡皮要是能包浆,估计早就被我“盘”成文物了。
但喜欢归喜欢,我却没注意到由此带来的“隐患”。
正是我对橡皮保护得过于到位,所以被我妈“窥一斑”而见到了我学习不认真的“全豹”。
紧接着,又通过老师,“顺藤摸瓜”地揪出了我上课不听课的事实。
我也是佩服母上大人的推理能力。
于是赶紧把这个惨痛的经验,告诉了同样上课“没事干”的表妹。
结果她更拉胯。
她的橡皮倒是舍得“造”,但基本上是这样的。
一个成年人,但凡动点脑子也该知道,一块橡皮要被戳成这样的话,需要多少时间。
而这个时间,又绝不可能是“占用”下课时间干的。
所以,你上课走神开小差的事实,即便躲得了老师,也都全“写”在了橡皮上,成了“呈堂证供”。
这还不算那些拿着橡皮当玩具,一个星期丢三块,使用速度直逼“吃饭速度”的情况。
想到这,你还敢小看那不起眼的橡皮?
对于细心一点的家长来说,有人甚至学会了通过分析橡皮消耗的速度,来推演你的学习状态。
用得太慢了,那一准儿是写字太少了。
用得太快了,那就是出错太多,基础不扎实。
通过橡皮来判断自家“神兽”到底是学霸还是学渣,成了不公布考试成绩后,不少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
还有人给起了个名字,叫“橡皮定律”。
总结起来就是形状规则,有常规使用痕迹,但无明显人为损坏迹象的,是学霸。
因为这样的学生,也算没在上课的时候,“开发”文具的其他功能。
应该是认真听讲了。
而除了正常使用痕迹之外,有少数人造痕迹的,算是中上等水平。
毕竟这只能说是偶尔走神,而不是拿玩橡皮当事业干。
至于“非常规迹象”过多的,那就有可能是学渣了。
我先解释下什么叫“非常规痕迹”。
从“经验”来看,它包括但不限于用铅笔戳、用小刀割、用彩笔画、用手掰…
这些事,除了在上课的时候做之外,就没有人会占用自己的下课时间。
所以也就意味着在上课的时候,你们家神兽除了玩橡皮之外,可能也没时间干什么别的了…
想当年,在我被我妈通过橡皮揭穿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绝望的。
但不管是为了少挨训,还是“求生欲”过强,我也因此练就了一手“反侦察”能力:
处处不留痕。
你别说,效果还真不错。
虽然上课时,我依然没好好听过讲,但干净的桌面,整齐的文具,让我妈一度以为我成绩差是因为学校拉胯,老师不行。
所以我觉得,尽管通过橡皮的“状态”,可以推断出你们家“神兽”的学习状态,但即便是发现了,也最好别去抖那个机灵。
不让玩橡皮了,还有自动铅笔可以玩。
不让玩铅笔了,还有尺子可以比划。
总有让你看不出端倪的文具,成为他们上课时快乐的源泉。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具对小学生的吸引力。
毕竟这玩意压根就没多好玩。
而是在于发现后,能不能跟他进行有效的沟通,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
要是光拿橡皮说事的话,用不了一个学期你就会发现,哪怕小学生们的手里只有一个书包,都能给你玩出裁缝拆线的感觉。
所以,晚上大伙回家后都看看吧。
或许你家“神兽”的橡皮上,还真隐藏着极大的信息量。
而尽早发现他们的懈怠,也将是他们学习生涯上的重要转折。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