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样能控制住 http://m.39.net/pf/a_6020116.html
昨天,上四年级的女儿回来跟我说,班上有个男生要送她一个漂亮的流沙文具盒,她特别喜欢那个文具盒,但她还是拒绝了。
我问她为什么拒绝,她说:“明摆着无缘无故送这样东西给别人,肯定是喜欢人家,我可不想要他的东西。”
我惊讶于现在孩子的早熟,但也欣慰于女儿不为物质所动的态度,当即拿出手机让她挑选了一个她喜欢的图案,下单给她买了一个。
女儿开心地对我说:“我就知道,我喜欢的东西我妈会给我买的,我才不稀罕别人送我的!”
细想一下,平时在这些日常小物品上,我确实从来没有亏待过孩子,我在女儿这么大的时候,也是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漂亮的贴画、糖纸、珠子、耳环等小玩意,这大概是女孩子的天性,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这些小物品带给孩子的那么小确幸,所以但凡是女儿的喜欢的、我认为不过分的东西,都会买来送给她,所以虽然她喜欢,但也知道拿人手软的道理。
家有女儿,精神富养很重要,但也不要忽略物质富养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那就是“穷养儿子富养女”,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给予女儿良好的物质条件,面对外界诱惑时,孩子才不会轻易被一些小恩小惠骗走。
可是,很多人在奉行“女儿要富养”的同时,却又造就了很多弊端,比如富养的女儿骄纵、花钱大手大脚、因生活条件富足而产生优越感,以至于看不起条件比自己差的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
所以到了后来,这里所指的“富养”,就被更多人解读成了“精神上的富养,生活上的穷养”,人们觉得精神富足可以让孩子知书达理,生活穷养,则可以让女儿变得感恩宽容。
事实上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物质富养跟精神富养同样重要。
但是,我所说的物质富养,是指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比如像我家,我是个没有品牌概念的人,所以给孩子买的衣服、鞋子、生活用品,都是以经济实惠舒适为主,我女儿的衣服很少有超过块的,所以我女儿受我的影响,对品牌根本没有概念,在她的意识里,0块钱的衣服也许跟块钱的毫无差别。
但,这并不代表她对金钱没有概念。
我常常会给她一些钱让她去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可能因为我跟她爸爸都是做生意出身,所以她颇懂一些讨价还价之道,也懂得对比价钱之后决定哪种性价比更高买哪种。
所以那些说物质富养会惯坏孩子的人,大抵是长期给予孩子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物质生活,又不太重视消费引导,才使得孩子对消费这块没有节制,再加上过于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重视精神上的富养,所以导致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出现种种弊端。
小时候物质太缺乏的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小时候很穷对女孩意味着什么?
下面一个回答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12岁之前,我都是在农村长大,家人几乎不给零花钱,即便给也是几毛几毛的给。那时候农村卖的酱油豆皮是孩子们最爱吃的零食,一毛钱一张,可是我没钱,不能天天吃,最大的梦想就是买一筐酱油豆皮,可以每天吃。12岁以后,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可是他们很在意金钱,每当我要学费或者生活费的时候,他们都很不高兴.一直到大学还是这样,每次要生活费都会挨骂,那时候要生活费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经济独立。后来真的经济独立了,虽然我赚的钱不多,可是我却很大手大脚的。我的身体里似乎有一个魔鬼,控制不住地花钱,只有花钱的时候我才有快感,哪怕是我不需要的东西,只要是贵我都觉得好。就连网上购物,我都是按价格排序,先看最贵的,哪怕是负债或者分期我都要买,我不知道我这是不是一种病。
很显然,女孩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报复性消费,她控制不住的消费行为,映射的是之前抑制的购物欲,和一种对购物依赖的非正常心理,对她来说,购物带来的不是实用性,而是一种安全感。
小时候我们受的教育是“勤俭节约是美德,奢侈浪费是犯罪”,可是等我们长大后就会发现,原来人人都希望能吃好穿好、买想买的东西,因为这是人的本性。
这个时候孩子就陷入纠结和矛盾,会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虽然有了享受生活的条件,却因为长期勤俭节约的习惯,使得她觉得享受生活就是在犯罪,从而变得拼命挣钱攒钱,毫无安全感。
二是成年以后就会认为自己从小受到的金钱教育是在骗自己,反而开始大肆挥霍拼命消费,想要弥补自己从小缺失的物质需求。
无论是这两点中的哪一点,都会让人变得很难跟金钱理性共处,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理性消费。
为什么很多孩子面对金钱困境,宁愿走上歧途也不愿意求助父母?
昨天,微博有个话题上了热搜第一名: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
话题一出立马引来众人热议,有人认为这样不妥,说人都有急用钱的时候,可以限额,但不必禁止,否则就是逼孩子去借裸贷、高利贷;
另一部分则认为可行,很多孩子有借款额度,则理所应当地认为是自己的钱,花起来毫不手软,等到还的时候就以贷养贷,最终越陷越深,甚至家破人亡。
是啊,近些年大学生因网贷自杀、走上歧途的新闻层出不穷,可是,我认为逼孩子去网贷、裸贷、借高利贷甚至走上绝路的,根本不是这些借款平台,而是从小培养的消费观念,以及父母对待孩子购物、消费的态度。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到消费压制,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偏执的“金钱崇拜”,发自内心地认为钱是个好东西,非常渴望赚钱,一旦有了自由支配金钱的机会,就会变得毫无节制,严重影响他的认知判断能力。
事实上,即便是由于家庭贫困或者其他原因,影响了孩子对金钱的认知能力也无所谓,由于不会理性消费导致欠网贷也无所谓。
重要的是,在面对这些困境的时候,为什么孩子宁愿选择去偷、去抢、去出卖自己的身体、抑或是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愿意告诉家人、让家人帮助自己、跟自己共同度过困境呢?
我想,这才是父母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作者:等风来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