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有100分的实力,为什么总出错6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这几天大概是全国中小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成绩一出,家长群里总会炸了锅一样的吐槽:“我家孩子又是98分,每次都是马虎,真是替他冤。”“我家闺女这一学期都没过分,大考大错,小考小错,反正总会出点问题。”“唉,这才二年级都得不了分,以后可怎么办啊”“我管我家儿子叫‘大马虎’,老师说了每次都是第一个交卷,可是没有一次得满分,愁人。”“我家就是分绝缘体”这不,放学路上我们几个家长一边走,一边聊,邻居扬扬妈妈说:“我们家是分绝缘体孩子,每次考试总会出点错,这次也一样,明明会做的题一马虎5分扣没了……”应该说这类孩子占90%以上,明明有考分的实力,却每次考试只能98,97,95左右,是什么造成孩子无缘分的呢?真的是马虎,粗心吗?常听很多家长说:“我们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马虎了”!这句话堪称慢性毒药,不知道毒害了多少家长,耽误了多少孩子。隔壁学霸给出“7字”总结,很到位,对每个孩子都有用又要说到“别人家”的孩子了,军军是孩子隔壁孩子的同学,同一年级,一同个任课老师教,拿数学来说,人家10次有9次是分,偶尔丢分项也是因为确实不会,而不是因为马虎,有次碰到这个孩子,我开玩笑似的说:“快把你的分秘诀分享下我们,也让你这帮马虎的小伙伴们学习学习。”没想,孩子说我给你7个字总结吧,以前我也总是考不了分,后来我妈妈让我分析下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我就总结出一这7个字,应该对每个人都有用:1读:读题,也是审题,题没审对,一切白费对这里,我深有体会,我们家轩宝就经常因为没把题目搞明白,就做题,结果自然对不了。另外很多家长都有体会,读题里面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有相当大部分孩子,因为理解力不够,歪解了题目的意思,结果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告诉孩子读题时,分析一下是因为题目信息提取不完整,还是因为理解力差,没弄明白意思,不同情况不同分析。2圈——圈出关键字,提高正确率划重点:把关键字圈起来。这一点是对第一条“读”题的有效补充,圈出关键字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出题目的重点,会让思路更清晰,以免漏掉某一个关键点,而造成整道题答错。3静——心要静,家长不要给压力,孩子不紧张考试前很多家长许诺:如果考分,就带你去吃大餐、买玩具、去旅游、玩游戏等等。首先家长切忌不要用物质“贿赂”孩子,这和家长从孩子那买有什么区别?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考得好鼓励,考得不好更要鼓励。不要让孩子在压力下去考试,否则心很难平静,因为孩子的心思是这关系着自己的大餐或玩具啊!一位高中学霸说过:把平时每一次考试都当成大考,把每一次大考当平时的小考,专心答题才能离分越来越近。4好——要想得+,必须写一手好字能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语文方面,干净工整的卷面,都能让阅卷人赏心悦目,像作文就是有很大主观因素影响分数,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能让老师看得舒服,印象分就算是白得了。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虽然离中高考还遥远,但这种意识要提早培养,先从+做起。5对——读得对,还要写得对有的孩子题也审对了,但一下笔就错了,这种还情况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解题步骤多,步骤一多就容易出错,所以尽量找到最简单的解题思路。第二种原因是手没跟上脑子,解题思路没有和题目切合,明明知道题目问题,但答题时还是跑偏了,这种情况解决办法就是多练。6慢——这里的慢,不是急躁,而是稳有没有发现凡是考试的常胜将军,多是性格比较稳的同学。慢不是磨蹭,不着急,而是稳,不要明明心里想着这个答案,结果笔下就得出另外一个结果。7查——检查才是给分上的保险考试时尽量快速做完,不要卡在一道不会的题上耽误太多时间,导致后面题做不完而失分就太冤了。把会做的,稳拿分的题做完后,快速进去检查,根据第一遍时圈出的关键词,再次进行筛查,确定题目是否审对,答案是否正确,有没有漏掉的题目,有没有错别字等等。其实坦白来讲,10个孩子9个马虎,除了前面讲的孩子在答题时,注意的7字总结外,作为家长,面对马虎的孩子又该怎么做呢?家有马虎的孩子,父母围绕“细心”做文章帮助大90%家庭都有一个马虎的孩子,作为家长责备和抱怨不会起一点作用,相反还会让孩子更糟糕,无数案例证明,有马虎习惯的孩子,家长更要在“细心”方面做文章,给孩子正向暗示。第一原则是——不要给孩子贴“马虎”标签正如开篇所讲,90%以上家长都吐槽孩子是个大马虎,其实这种做法是于事无补的,甚至会加重孩子的“马虎”行为,因为大人说多了,连孩子自己也相信自己是个马虎,做错题没什么,让“马虎”背个锅而以。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说:“其实马虎只是结果,并不是考不好原因,马虎的背后实质是孩子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牢固,是严重缺少学习方法的表现。”第二原则——家长围练“细心”做文章,对孩子改正马虎帮助大有时,我不总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一位妈妈这样分享:在我们家墙壁上贴着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我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我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如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等;当小奖励满两次时,我就给他一个大奖励,给他买身新衣服、买个新文具盒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了,而粗心的毛病也明显地减少了。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教育好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孩子成为别人家孩子之前,请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二次成长,爱心,耐心,用心引导缺一不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