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说起当年我小的时候,零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我想来想去,大致算了一下,我发现我的零花钱大多用来买贴纸了。一、在哪里能买到贴纸?我上小学中、低年级的时候,在学校门口总有几个摆地摊的,卖的是文具和一些小东西,当然了,其中就有贴纸,也非常受欢迎。那些小贩通常把一个麻袋片铺在地上,把贴纸一张一张地摆在上面,在贴纸上面再盖一个透明的塑料布。学生们放学了,就会围过来看,今天有没有上新的贴纸啊?这也是放学后值得期待的一件事。学生来就看贴纸,小贩就从塑料布下面拿出来给他们看,还得小心翼翼地看着,别被趁机偷走了。而且,很多同学看完了也不会买的,但是通常这样的情况,小贩也不会恼火的,毕竟还有可能会买的。那时候,一般的小卖铺都有卖贴纸的,虽然这不一定能赚太多的钱,但是小孩子喜欢啊,可以多招揽生意。我和我的同学小Q差不多把附近的卖店都逛遍了。通常每个人的兜里只有几角钱,一遇到小卖店,就让老板把贴纸拿出来看看,通常又是只看不买,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举动也是很招人烦的吧。还有就是在一个不远也不近的地方,有一个批发市场,那里也有买贴纸的,周三下午,老师统一学习,学生就放半天假,那半天基本上都是玩,我也经常和同学一起去批发市场采购贴纸。二、怎么玩贴纸?在那个年代,贴纸可是好东西呢,都拿它当宝贝,往往舍不得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能任性地到处贴贴纸,真是非常豪横的玩法了,在当年的学生中是少之又少的。我们通常也就是在文具盒、书皮上贴上一张或几张。我当时对贴纸那是非常珍惜的,小心翼翼地剪下来,装在一个小盒子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把玩,有时候还会和同学交换贴纸,我觉得我总的来说是吃亏的。还有的同学会把喜欢的贴纸压到玻璃板下面。当年的写字台,大多是在桌面上铺一层绒布,在上面压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和绒布之间压上一些比较重要或者有意义的纸质物品,例如去外地旅游的照片啦,和某个重要亲友的合影啦,或者是当年的年历,或者是喜欢的小画片、枫叶标本,小的书法作品等等,现在几乎没有这么玩的了。我有一次去一个同学家做客,就看到他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压着几个整张的变形金刚贴纸。还有一种高级的玩法,通常是高年级的文艺女生才那么玩贴纸,那就是弄一个本子,最好是塑料皮或者仿皮封面的日记本,再一页一页地贴上贴纸,一般来说,一页纸上只贴一张贴纸,有时候为了节省,并不是把底纸撕掉真正的贴上,而是用胶水涂在底纸上,再贴在日记本上,如果要贴在别处,还可以剪下来。她们通常贴的都是明星类的贴纸,再找来一些这个明星的资料档案,或者她(他)唱过的一首歌的歌词,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上面。这种玩法,我是玩不来的。首先要有耐心,还要有细心有精力去收集资料,因为在那个年代可是没有手机也没有互联网的,想查资料,就得翻书甚至去图书馆查,特别是关于明星的资料,市面上流传的是少之又少。只有一些杂志上会刊登一些相关的资料,再说歌词,也不好找。我记得我们当地有一个晚报的副刊上,有时候会登出一些当时的流行歌曲的歌词,甚至还有带简谱的,也是应读者来信要求刊登的。想当年玩过贴纸本子的文艺少女们,现在也都是人到中年了,不知是否还有人保守着当年的贴纸册子呢?真的可以当传家宝了。三、贴纸的几大题材我刚刚玩贴纸那时候,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贴纸的主题就是变形金刚为主流,那时候《变形金刚》的动画片正在热播,同学们差不多都在看,女生稍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