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威力”着实不小,一时间,各大主打学科类培训的机构纷纷寻求转型,以谋求出路。家长们在得知这一政策之后,自然是笑逐颜开。孩子们“减负”的同时,家长们也迎来的了“减负”。孩子的空闲时间多了,一些问题也衍生出来。
这一政策确实让孩子“减负”了,他们又重新拥有了一个慢节奏的暑假,可以吹着空调吃着西瓜乐不思蜀。孩子确实是轻松了,但是家长们也因此焦虑了。为什么呢?在政策叫停了补习班之后,孩子们空闲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
对于一些双职工家长来说,平时的工作很忙碌,看管孩子的时间较少。以前可以让孩子去补习班学习以此来保证孩子在假期里的学习时间。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孩子来说,不用参加补习班简直就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他们可以和同学一起打游戏,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
这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沉浸在游戏中,更加焦虑了。但是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暑假不用上课,玩游戏是不影响的。“双减”政策减负的作用显著,教育部“双减”政策叫停了学科类培训,家长呼吁:应该叫停游戏。家长们认为,游戏是影响他们孩子学习的“元凶”,叫停游戏,孩子就可以安心学习了。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家长们看到孩子没日没夜沉浸在游戏当中肯定会有疑惑,那就是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了解游戏背后的那群人,这群人是游戏的设计师们。虽然说他们的工作和游戏相关,但是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他们不仅熟悉游戏的各种策略,他们还懂得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为一款能让用户“上瘾”的游戏才能称之为一款好的游戏。因此,游戏的设计师们会用各种“招数”将这些自控力较弱的孩子留在游戏的世界里。对他们而言,能够留住用户,才是游戏设计师真正的成功。
一个涉世未深自控力较弱的孩子,在进入游戏的世界里之后,他要对抗的其实是该游戏设计的一整个团队。这样实力悬殊的对抗,自控力差的孩子自然是落败了。孩子们自然不会去深究游戏背后的设计,孩子们还在为自己在游戏中获得的胜利沾沾自喜。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叫停游戏,孩子是否会按照家长期望那样安心学习。
这里,我们要分析一下孩子不爱学习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其实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其实让游戏来为孩子不爱学习“背锅”,实在是太“冤枉”游戏了。叫停游戏,孩子就会安心学习这仅仅是家长们的美好幻想。
如果说要叫停游戏,是不是应该叫停电视,或者叫停游乐场呢?除了学习,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来说,只要不学习,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乐趣无穷的。
有位家长表示,她曾经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她原以为孩子会专心写作业,但是没想到,孩子拿着文具盒玩了2小时。这个时候,文具盒又成为了“背锅侠”。正是因为文具盒的存在,孩子才不专心学习。那么,是不是教育部还要再出一个规定,所有学生不得使用文具盒呢?
最后,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如果不爱学习,一定有背后的原因。家长们不能随意将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归咎于游戏。有些“学霸”平时空闲时间也爱玩游戏,但是他们自控力较强,并不会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学霸”们的自控力为什么会这么强呢?因为他们对于学习有着一种自驱力,不需要父母督促,他们就明白应该要将学习排在玩游戏之前。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孩子有这种自驱力呢?父母们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父母要留意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能够发掘学习中的乐趣。父母们还要多鼓励,正面管教自己的孩子,撕掉孩子身上的“学渣”标签。
这样的话,孩子对于学习就会有信心,能够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让孩子越早拥有这种学习的自驱力,对于孩子来说越有益。这种能力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获取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配合,慢慢去培养的。
结语:
家长们与其呼吁教育部出政策叫停游戏,还不如陪着孩子来规划一下不用参加培训班节省下来的时间如何安排。家长们可以一起和孩子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鼓励孩子按照计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今日话题:
你觉得应该禁止学生们玩手机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