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景点变新网红,重庆成为旅游爆款靠抖

如今重庆又多了一个称号,就是“最宠游客城市”,并成为网络上的现象级话题。

作为国庆长假期间最火爆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重庆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不仅封桥封路保障游客观景,还劝导市民错峰出行,腾出更多空间给外地游客。

近两年来,重庆以其独特的山水格局和多层次的立体城市风貌,在新媒介传播的推动下迅速成为“网红城市”,吸引大量游客云集。据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消息,今年国庆假日前四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9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32.9%。游客接待量增速和旅游收入增速居全国前列。

运营十余年的景点成为新网红

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国庆长假前4天,建筑面积仅4.6万平方米的洪崖洞景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3.11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竟达15.87万人次;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长嘉汇弹子石老街接待游客24.26万人次。

因为大量游客聚集,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文旅委接连几天发布提示,要求重庆市民尽量避开渝中区来福士、解放碑、朝天门港、洪崖洞,南岸区南滨路,江北区江北嘴人员密集区域。并希望重庆市民在家或者到外地旅游,腾出地方供外地游客观光。

重庆为什么这么火?

“这些年重庆城市建设变化很快,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主城区,又是山城,轻轨、高楼、灯光和夜景还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通过自媒体等新媒介形式宣传出去,吸引了大量年轻人。”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网络上,重庆被称为“魔幻8D城市”。作为著名的山城,重庆的楼宇、道路等建筑依山而建,且高楼大厦林立,呈现多层次的城市景观。其中,最为火爆的景点之一洪崖洞,就是建在嘉陵江边斜山坡上,以江水和灯光映衬,显示出恢弘气势。

夜景也是重庆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多年来,重庆形成了以高层建筑景观照明为主体,“两江四岸”核心区域为重点,道路、桥梁、堤岸灯饰为纽带,居家商住照明为背景的城市夜间景观,吸引大量游客来渝旅游。

不仅有独特的城市气质,蒲永健还表示,重庆消费便宜、丰富,尤其是餐饮业,重庆火锅全国闻名,因此特别适合年轻人“穷游”;此外,重庆人热情、不排外;政府部门也做了很多宣传推广,产生很大效应。这些都是重庆火起来的原因。

蒲永健认为,抖音等新媒介的传播和适合年轻人穷游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原因。由于抖音上热传的视频,年国庆期间,重庆的洪崖洞成为仅次于故宫,全国排名第二的热门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79.67万人次,同比增长.5%。

对于洪崖洞的爆红,运营方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永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感叹:“我真的想不到,很惊讶。”

其实,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站、长江索道这些区域运营至少十余年,如今却在新媒介下突然爆红。这反映了新的媒介传播效应和新的消费心态,本质上就是抓住了年轻人,这也带来城市营销的变革。“现在在抖音等自媒体上的推广都是民间自发的,政府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个工具。”蒲永健表示。

数据显示,年国庆长假期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69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8.4%。

旅游雄心

网红效应迅速引起重庆市政府的重视。在李子坝轻轨站,重庆市主要官员专门去调研,并为游客拍照兴建了一个广场;在洪崖洞景区,为了方便游客观光拍照,重大的节假日期间,交管部门禁止机动车通行,成为一座人行桥……今年国庆期间,重庆被冠以“最宠游客城市”。

对于外界来说,重庆的“刻板印象”是老工业基地,以制造业见长,旅游业并不突出,尤其是放眼全国,重庆并不是“非去不可”的。但从年开始,重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根据规划目标,到年,重庆将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重庆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建成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按照规划,到年,重庆旅游总收入要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5%;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旅游总人数达到5.26亿人次。但是,实际情况超出了规划者的预期。

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5.4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5.1%;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3%和31.32%。可以说,重庆旅游业在最近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蒲永健也表示,重庆旅游目前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游客主要集中于主城区,未来可以向周边区县疏散,缓解主城区的游客压力,也能带动周边区县旅游发展。”

为此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庆是山区,需要加快高铁发展,这样才能更持续、更平衡地发展。”蒲永健表示,未来几年,重庆市内高铁将会陆续通车,游客可以往区县拓展。

蒲永健还建议,除了“穷游”,重庆还可以开发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旅游品质。“目前的旅游景点中,文化并没有显现出来,比如李子坝轻轨站,游客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