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怎么办幼师建

朋友陈好讲述过她幼年上幼儿园的经历,每次外婆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小陈好就会大哭不止,外婆不忍心看她大哭,每次送她到幼儿园门口又会把她接回家,结果陈好就没上过几天幼儿园。

一上幼儿园就哭,不是只有小陈好,很多小孩子都会这样,幼儿园上学的时候门口多得是依依不舍的父母和不肯离开的小朋友。在小陈好的那个年代大家都过的是集体生活,孩子们不上幼儿园,在家里有大人陪伴,也有附近的小朋友一起玩,不会脱离集体。可是现在不上幼儿园可不行喽。

现在大家住对门可能也不认识,如果孩子不上幼儿园就只能一个人呆在家,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小朋友上幼儿园哭闹是常态,尤其是开学时小班的孩子抱着家长不肯离开很常见,有的会在父母离开后大哭上好一段时间,老师得在一天中安抚好些个小朋友,一整个班级乱糟糟,充满焦虑。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第一天入园就表现得很好,不哭不闹乖乖坐好,还很开心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这些顺利入园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放松”。这些家长用自身放松的情绪影响了小孩子,小孩在入园也会很放松,不焦虑也就不会哭闹了。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

我的小侄子在没上幼儿园前特别期待去上幼儿园,他拥有了一个小书包和小文具盒,简直兴奋得要命,天天都说要去上学。可是在入园前几天他却一点都不想去幼儿园了。其实是因为妈妈,小侄子还不会自己上厕所,每次都要喊大人给擦屁股。妈妈急着教小侄子自己擦屁股,说“你还不会自己擦屁股,到了幼儿园喊谁给你擦”。小侄子不会系鞋带,妈妈就把他喜欢的有鞋带的鞋换成了没有鞋带的鞋,说“这个要系鞋带,上幼儿园谁给你系”。

妈妈做的这些事情将自己焦虑的情绪传给了小孩子,小孩子也开始变得焦虑,认为幼儿园不好,就不想去上幼儿园了。

家长将坏的情绪传给了小孩子很多家长眼看着入园日期临近,怕孩子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急急地想教孩子自理,孩子一做不好就说“上了幼儿园谁给你做”将焦虑的情绪传给小孩子,让小孩子害怕幼儿园,认为到了幼儿园我就过不好了,所以抗拒上幼儿园。孩子学习自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慢慢学的,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短期强制训练,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无力感,觉得自理非常难,就会想要逃避上幼儿园这件事。

家长越是着急忙慌地训练孩子,就会越加觉得孩子自理能力差。比如孩子平常不太会说话,也不知道到了幼儿园能不能跟老师表达好自己的需求。上厕所不会擦屁股,到了学校会不会被老师嫌弃。在家里没什么机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不知道和别的小朋友好好相处。

其实这些在家长看来很需要担心的问题,在小孩子那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小孩子在入园后都能很快学会的。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大的,到了幼儿园,他会从别的小朋友身上学习,在集体中,他是能够快速成长的。

反而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会影响孩子。孩子会开始对自己担心,对入园生活产生忧虑,担心妈妈所说的情况真的会发生,这些担心在入园的那一瞬间会全部爆发,孩子的恐惧情绪到达最高点,所以怎么也不肯让妈妈走,到了幼儿园还要哭好久。

孩子到达不熟悉环境的不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哭闹是因为孩子不想和父母分离,其实不是的,孩子是因为对幼儿园不熟悉才会哭闹。

大人来到自己不熟悉的场合会感到不安,会不知所措,孩子也是一样的,从没来过幼儿园,第一次来就要待上一整天,当然会不安,孩子的不安就会通过哭闹传达出来。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消除对幼儿园未知的生活产生的不安。

家长可以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在幼儿园看一看,走一走,如果能让孩子看看别的孩子上课就最好了,孩子知道了幼儿园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孩子的不安感。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家长也不必烦恼,给孩子一点时间,几个小时就好了,当孩子跟着老师上课,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他就会忘记这种不安感了。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就算孩子抵抗上幼儿园,家长也可以通过自己行为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作为幼师的熊妈建议:父母可以这样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

在家里营造轻松的氛围孩子从家长的行为和话语中能完整地感受到家长对幼儿园的态度,如果家长总是担心,总是说教,家庭里是焦虑的氛围,会让孩子也担心焦虑。所以家长要在家里营造轻松的氛围。将上幼儿园当成一件孩子能够胜任(实际上孩子的确能够胜任)的小事,孩子也会觉得上幼儿园没什么大不了的,到了该去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轻轻松松去上学啦。

而且家长要将幼儿园是个好地方这种认知表达出来,除了要开心对孩子说“上幼儿园就有好多小朋友和你玩了”“上幼儿园有好吃的点心”,还要让自己从内心里信任幼儿园,相信孩子能在幼儿园表现好。孩子也会信任幼儿园,信任自己的。

接送别犹豫像小陈好外婆那样,孩子一哭就回家,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哭一哭就能回家了,就没有理由不哭了。这样孩子上幼儿园就会每次都哭,让父母头痛。

想让孩子干脆地去上学,父母就要干脆,不要孩子哭得厉害就陪他在幼儿园里呆会。这种不坚定的行为会让孩子把注意力一直放在父母身上,观察父母有没有离开,一旦父母有要离开的意向,孩子就会哭闹让父母继续留下。

林志颖的儿子Kimi是个特别抵抗分离的小朋友,在《爸爸去哪儿》节目前段Kimi始终拒绝离开爸爸和别的小朋友去做任务,可是有一次林志颖趁着Kimi不注意直接离开了,Kimi发现爸爸离开后都没有哭,而是正常地和小朋友们做任务去了。

所以呀,爸爸妈妈不要怕小孩子哭得太伤心就不离开,家长们离开后,小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当别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小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放在游戏上,一会儿就不伤心了。

有的家长为了赶快让孩子上学,就威胁孩子“哭也没有用,今天你必须呆在幼儿园”,这样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还加重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家长要以高兴的面貌面对孩子,孩子被家长影响,心情也会是轻松高兴的,离别的时候家长就非常坚定干脆的离开,高兴地和孩子挥手道别,告诉孩子会早早来接他回家。

接孩子别多问有的家长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受欺负。就会在接到孩子后,马上问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吃了些什么,和小朋友们相处得怎么样。可是孩子这么小语言表达能力能有限,一下子回答出这些问题有点困难。

而且孩子在经过一天幼儿园生活后是有点累的,他们需要放松下来。所以接孩子的时候什么也不要问,带着孩子去玩就好了,让孩子在幼儿园高度紧张的精神得以放松。

如果怕孩子交不到朋友,可以让孩子带上一个小玩具或者小零食去幼儿园,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有了玩具和零食就能很快地交上朋友了。上幼儿园是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第一步,家长别太担心,最终每个孩子都能适应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