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开始从看图说话向命题作文转变了,所以一些孩子看图说话还能写上几句,到了命题作文的时候,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缺乏想象力。脑袋空空,没有想法,那真是什么都写不出来。
曾经有一次,我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叫做“铅笔盒里的——”,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比如铅笔盒里的魔法、铅笔盒里的战争、铅笔盒里的表演……有一位同学写的是铅笔盒里的文具,把他的铅笔、尺子、橡皮列举了一番,虽然也有几十字,但足以可见,孩子缺少了想象的空间。最后了解到,孩子问他的妈妈,铅笔盒里有什么呢?妈妈说,当然是文具,不然还有什么。
所以,我们的家长,在打击孩子想象力的时候,这种成年人思维是信手拈来的。几乎每个家长都说过这样极具标准答案的话,打击孩子的想象力,只用给他们标准答案并否定他的答案就可以了。
1、这不是……这是……句型,每个家长都说过
打击孩子的想象力,每天都在发生。最常见的便是,孩子画了一幅画,问家长,爸爸妈妈,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大部分家长的回答模式都是:恩,画的很好。极少数会说:画的啥呀?看不懂!当孩子告诉家长他所画的内容后,家长的标准句型都是:这才不是香蕉,这是一坨黄色。这不是……这是,成了大多数家长使用率最高的句型。首先从根本上否定孩子的想法,在告诉孩子标准答案,双重打击想象力,会让孩子气馁,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认可,便放弃想象了。
2、别瞎想了,你很烦
孩子上了小学后,系统的开始学习知识体系,他们的求知欲会第二次爆发。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反映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太喜欢问为什么了。小时候问为什么,家长还能胡编一下,上了学再问的为什么,家长就编不了了。所以,遇到刨根问底的孩子,很多家长的都难以保证足够的耐心,通常这样的话就来了:别瞎想了,老问老问,没看爸妈正在忙……
孩子的想象力,在家长那里得不到认可,还会被认定为总问问题很麻烦。所以,这样打击孩子的想象力,只用说这样一句不耐烦的话即可。那我们的家长究竟该怎么做呢?应该坦诚和孩子说,我也不知道正确答案,不如我们一起来找找。培养孩子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保护孩子想象力的办法。
3、想象力需要培养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会问,那我经常干打击孩子想象力的事,以后怎么办?是不是我的孩子就没有想象力了?其实,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的家长也是善于学习的家长,孩子的想象力更多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家长们可以多引导孩子了解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不做唯一的标准答案,让孩子主动说出心中所想。而家长在回答孩子相关想象力的问题时,也不要过分要求答案的准确性,给孩子一个想象空间,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告诉孩子便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是要靠家长的不断肯定和鼓励。
我们的教育,在孩子升入小学后,家长往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