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老板不好好做生意,却忙着打官司,这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帅实习生赵冬浣

连日来,有很多郑州商户老板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被起诉销售产品侵权,而他们此前却对比一无所知。如:去年10月31日,大河报AⅠ08版以《6块钱卖俩下水管却吃上侵权官司》为题,报道了郑州五金商户渠先生因卖了两根6块钱的下水管,侵害了别人的发明专利,被起诉赔偿三万元,与其一同被起诉的还有40家五金店。

虽然,经过去年的报道后,起诉渠先生的委托公司进行撤诉,但在今年这家委托公司又重新起诉索要赔偿。其间,记者还接到有文具盒、五金刀片等被起诉侵权的反映,且每次都涉及几十近百家。那么,这些被委托的公司为何不直接追究生产源头的侵权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又是哪种看法?商户们又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被侵权发生?

反映:诉讼撤消后,他进货格外小心,没想到又被起诉

9月1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郑州市东明路与政四街交叉口附近的可达五金百货店内,又见到了反映市民渠先生。据渠先生说,他去年的下水管侵权案子经过大河报报道后,起诉他的委托公司进行了撤诉,他为此感到高兴,觉得自己不知情莫名吃的官司得到了清白。同时,从那之后,他进货格外小心,担心再惹上官司。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年8月5日他又收到了法院传票。

“这次还是之前的下水管,对方又把我起诉,我当时身体不好,在医院做手术,所以才一直拖到出院才向记者反映。”渠先生说,他收到的法院传票是让他9月1日到法院开庭,对方被委托的公司还是北京润德鸿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且发给他们的证据材料也和去年基本一样,但这次开庭却并没有进行。

渠先生说,8月31日晚上,他接到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打来的电话。法官告诉他,对方委托公司在其他地方也有诉讼案件,导致开庭时间冲突,无法现场应诉,所以该案会被撤诉处理,但之前调解商定的三千元赔偿款,如果不想被继续起诉,避免麻烦,可以将钱直接打进对方的账户。

“就像去年我们说的,这伸缩下水管,满大街都是,随便一个五金店都能买到,我们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发明专利,也不知道生产厂家是否有授权。”渠先生说,这被委托的公司年年起诉,实在是让他们无法正常经营。而且,据他了解,这次与他同时被起诉侵权的仍是有几十家。

案例:下水管侵权后,文具盒、五金刀片也被起诉侵权

在渠先生向记者反映前,连日来,记者还曾接到过文具店、五金店老板关于文具盒和五金刀片等商品的侵权被诉反映。这些商品都是大众化的小商品,只要是在相关店铺就能买到。

在今年1月份,有几十家郑州文具店的老板向记者反映,他们所销售的一款文具盒莫名被侵权,他们都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要求他们去法院开庭审理,赔偿侵权损失。但在该反映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侵权文具盒的发明人与生产厂家还存在相关纠纷,且记者多次与外省厂家等相关人员联系,始终无法得知其中详细,致使采访无法进行。

最终,记者也只能将之前采访案例的律师说法告诉给这些文具店老板,建议他们向厂家或供应商进行追偿,要求其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还有五金商户向记者反映,他们销售的五金刀片也被起诉侵权,同时被起诉有近百家。但由于这些五金店老板向记者反映时,该案件已经被相关法院终审判决。最终,这些五金店老板也只能默默认下,缴纳赔偿后,再向厂家追偿。

内幕:追究源头可能只得一次赔偿,全国零售商户则如“韭菜”

采访中,通过网络查询,记者发现不仅郑州本地时常有商户的商品被起诉侵权,该情况在全国多地也有发生。那么,这些被委托的公司为何不直接追究生产源头的侵权行为?

为了其中详情,记者辗转多日终于联系上了一位曾在某被委托公司负责查处侵权商品的小吴(化名)。据小吴告诉记者,他曾在一家被委托公司工作有一年多。他是负责全国各地跑,带着公证人员去采购侵权产品,而他之前的老板则是联系这些产品的发明人,通过关系或金钱让其将产品的侵权查处相关事宜委托给公司。

至于为何不直接追诉生产源头?小吴说,如果是直接追究侵权生产厂家,可能只打一场官司,拿到一笔赔偿后,侵权厂家就不再生产,那这些公司老板花高价得来的委托就没用了。而且,与侵权生产厂家打官司,若出现发明专利细节等方面的扯皮,会把官司托很久,不能“速战速决”拿到赔偿。但全国的零售商户就不一样,其如同“韭菜”一样,一个城市割一把,就有赚不完的钱。

小吴说,其实这些被委托的公司都是在钻知识产权法的空子,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法本身是一件好事,其保护了发明人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但这些公司却利用知识产权法,把目标打在全国数量庞大的商户身上,这些商户也不可能会因为最终赔偿的几千块钱请律师打官司,所以能“速战速决”拿到赔偿。

最后,小吴说,他不敢说所有的被委托公司都是这样做,但其中有不少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毕竟这些公司拿到委托也是花了不少钱的,如果没有利益,谁也不会下那么大的功夫!

提醒:莫贪便宜,只要进货渠道合法正规就能避免被侵权

如果真像上述小吴所说,一些被委托公司起诉侵权的目的并不单纯?那么,市场监管部门又是哪种看法?商户们又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被侵权发生?

采访中,记者先后咨询了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法律人士。据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执法查处食品、药品等相关产品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第一次执法会要求责令整改。如果到第二次执法,商户还知法犯法,他们就会进行处罚。

该相关工作人员称,由于这些案件是被诉讼至法院,那么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法院法官在处理此类案件的把握尺度,比如一个被起诉侵权的商户,其有没有能力如何判断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如果不能证明商户存在“知假卖假”,那商户就是无辜的,法院应该追究侵权源头。如果侵权商品已被公告告知了,商户还“知假买假”,那就是小商户的责任。

据相关法律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法非常重视,全国各地法院也非常重视。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很难判断被委托公司是否抱有目的,只能以被委托公司提供的证据材料,通过调查商户商品是否合法,如:商品有无厂家、厂址、合格证等,来判定商户的商品是否存在侵权。

所以,该相关法律人士建议,商户们在进购货物时,莫要贪便宜,一定要从合法正规的渠道采购。这样的话,不仅能避免被起诉侵权的情况发生,也能规范市场的正常经营,从而让别有目的的人无错可寻。而且,就算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也可以向厂家追责。

此外,据记者从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法官处了解到,他所负责的下水管侵权起诉已经结束。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