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记忆中都有这样一支蜡烛

自习课上的蜡烛

周末,陪老父亲清理旧屋,找到一个红皮箱子,带着浓重的年代味道,里面倒腾出好些旧书,都是我上三四年级的教科书,卷着皮的一定是我的,看着很旧但还包着皮儿的那一定是我姐姐们的,打开看,果然如此,歪歪扭扭、勾勾画画,多数字都晕开成一大片了。

年代记忆——文具盒

在众多书册中夹着一个生锈的铁质文具盒,底部磨损的不成样子,盖子上还依稀可辨认出孙悟空的图案,费力打开后,一只淡红色的蜡烛静静地躺在里面,一指长,约有1公分宽,灯芯直挺挺的,整个蜡烛还用练习本的纸仔细包裹着,看得出,当时保存的很用心。

望着这半截蜡烛,一下子就将我带回到当时上小学西五年级的时候。

我的小学是在农村的学校里读完的,当时农村有些地方还不通电,即时通电了,电压也不稳定,加之电线老化,所以停电很普遍,学校也不能幸免,一周中总有那么两三次。

那个时候,学校规定四年级就要开始上晚自习,三节课,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真是度日如年,所以心心念念就盼着停电,但是我知道学习好的孩子也有这种期许。正常情况都是正在上自习课,日光灯下,认真学习有之,窃窃私语有之,瘫软在课桌上有之,在某个时候,幸运女神估计被大家的念叨烦了,一瞬间,光明消失,整个世界陷入黑暗中,农村的夜又更黑更静。在停电的这一两秒钟,仿佛被按了暂停键,所有的孩子都保持动作不变,静静地,瞪大眼睛看着漆黑的一片,1~2~3,这个时候一个喜出望外的声音就会响起来“停电啦,停电啦”,整个学校不管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陷入欢乐的海洋,喊叫声,打口哨声,大笑声,交织成一片,当然低年级喊叫得更大声,那种兴奋欢悦的气氛隔着时空你都能感觉到。倘若因为跳闸,学校的电工会迅速合上,一声不约而同、奇大无比的叹气声就会伴着灯亮发出,这个时候,准备的离开座位的孩子可能才刚刚站起身。

然而多数情况,停电至少1小时,或者干脆一晚上就不来了。这个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随着那股兴奋劲儿过去,在漆黑的教室中,首先看到是划火柴的亮光,一个小小的火苗出现在一支蜡烛上,火焰可能还要被拨弄几下,火光抖抖,然后是一个方圆两米直径的烛光,稳稳的燃烧在教室中,一股子火柴味和油捻子味充斥在教室里。你打眼一看,发现这些点蜡烛认真看书学习的孩子,多数是那些熄灯前说话的或者放空自我的不爱学习的孩子。那一本正经翻书的小模样,对知识的渴求,谁看了都要伸大拇哥。不一会儿,学习好的孩子也会凑在跟前,关系不大好的孩子只能远远的羡慕的看着,蜡烛的小主人也会强忍着激动的小心情,眼睛滴溜溜的乱转,翻书翻得更仔细了。

小时候的我也为了那只蜡烛和家里努力争取了很久,一直上五年级才得偿所愿,结果刚刚半年,轰轰烈烈的“龙王改造”工程就开始了,国家对电力进行改天复地的大投入,电压变得很稳定,晚上停电的次数一年也屈指可数,收获的羡慕只能中途作罢,但这半截蜡烛一直静静躺在我的记忆深处。

人生应如蜡烛,从顶燃到底,都是光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