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标签效应”,指的是一旦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而这种贴标签的做法被很多父母用到了孩子的教育中,尤其是负面的“标签效应”。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因为疫情的原因,幼儿园的下半班学期没有去学校,孩子的幼小衔接课程也只上了一半。朋友说,自己家孩子上一年级后因为作业跟不上,自己经常要辅导作业,在自己的无知下,自己的行为差点酿成了大错。孩子的字写得不够整齐,朋友就会骂孩子怎么那么笨;孩子题写错了,也会被骂怎么那么笨,猪脑子吗?孩子忘带书了,也会被骂笨死了,啥都干不好;孩子忘记带文具盒了,朋友说她更是吼了孩子,猪脑子,一天都想啥呢。本身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辅导作业,孩子又是磨叽半天,错题还特别多,开学两个月,自己骂孩子骂的最多的就是“笨死了”。这本来是朋友说的气话,却不知道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期中考试孩子没有考好,一说孩子孩子就说我本来就笨。本来朋友也没当回事,以为孩子闹情绪。后来发现不对劲,一点小事没做好,孩子都会怪到是自己太笨了。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孩子们都要练习跳绳,她家孩子直接拒绝,理由是自己太笨了,跳不好。面对孩子犯错,很多父母都是习以为常的开口就骂,却不知道越骂越没用,还会起到反面效果。经常被骂的孩子这些方面都会更差一旦孩子犯错就骂孩子或者惩罚孩子,这样的行为并不能纠正孩子的行为。从心理学上看,经常性犯错后被骂的孩子,就像是朋友的孩子一样,被贴上了标签。潜意识里,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父母骂的那样。笨、蠢等,这样的心理暗示,更容易让孩子在学业上止步不前。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经常性骂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长期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统领大脑中的前额皮质下线,杏仁核上线,大脑中产生过多的皮质醇,大脑中的皮质醇长期过多会杀死海马体的细胞,导致孩子学习的记忆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孩子越吼作业越写不好。一旦孩子犯错,父母总是去惩罚孩子,这样做不但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相反孩子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的惩罚行为上,甚至想方法去报复父母。所以,一旦孩子犯错,父母的吼叫、责骂、嘲讽、讥笑甚至是惩罚,都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既然这些都没有用,孩子犯错后怎么办?难道要置之不理?孩子犯错后用对方法,才能真正帮孩子成长孩子犯错后,很多父母习惯把管教的目的停留在阻止当下的不良行为。想要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让孩子尝试着解决问题,因为管教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自我激励以及主观能动性。这是管教的长期目标。以下6个技巧可以代替惩罚而且更有用。技巧一,请孩子帮忙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惩罚孩子让孩子站到墙角,此时的孩子可能会害怕,气愤,伤心。相反,也可以邀请孩子来帮忙,邀请孩子一起来收拾,拿簸箕、笤帚甚至垃圾袋。不同的做法,对孩子来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二种做法,他不会害怕、气愤,同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技巧二,表明自己强烈的期望一名中学生向父母借一件衬衣,父亲想起来上次的衣服还回来的时候皱皱巴巴,所以直接告诉儿子,我不喜欢衣服皱皱巴巴的还回来。如果是小孩子,与其孩子犯错后惩罚孩子,不如在孩子犯错前就明确提出自己强烈的期望。孩子不一定每次都会自觉地遵守,重要的事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态度,以及事件的重要,为后面的承担自然后果做好准备。技巧三,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当父亲再一次发现儿子把借走的衣服皱皱巴巴的扔在脏衣服篮的时候,非常气愤,父亲可以选择直接臭骂一顿儿子,也可以选择提供给儿子弥补的方法。当父亲告诉儿子说,我希望你可洗干净这件衣服,并且把他熨平了,再还给我。这样的做法比吼一顿更有用,也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如何更有效的去弥补。技巧四,提供选择因为第一次没有按时归还父亲的衣服,第二次儿子借衣服的时候,父亲是直接拒绝儿子,并说道,我不会再借给你衣服,你就是一个邋遢的人。换一种说法,父亲可以说,要么洗干净熨平整之后还给我;要么以后都不会再借给你衣服。技巧五,承受自然结果当儿子总是不能说到做到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采取行动。告诉孩子,因为孩子每次都不能遵守规定,所以这次拒绝把衣服借给孩子。承受自然结果和因为孩子不遵守规则进行惩罚性的不借给孩子衣服是不一样的,承受自然结果可以让孩子更加明白,首先是孩子有错在先;其次,这不是情绪化的,是因为孩子的因而产生的果。让孩子更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技巧六,解决问题孩子犯错后,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想要再次借衣服,父亲可以邀请儿子来一起解决问题,问问儿子,有没有办法可以保证让衣服不被弄脏,并且可以按时的归还到父亲手上。邀请孩子来解决问题,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们提出的建议自己能够更好的执行;因为是自己提出的建议,往往比父母制定的建议他们更愿意遵守。负责控制大脑认知和理性的前额皮质,需要等到25岁的时候才能成熟,所以孩子更容易发怒控制不住情绪。学会用正确的沟通方法来代替惩罚,不仅是在帮助孩子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帮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脾气。面对孩子犯错,父母总是忍不住发脾气,不妨把以上六个技巧抄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