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so_5154120.html进入小学,是独自面对人生的开始,除了学习外,很多家长焦虑自己的孩子该如何与同学相处。这里分享一个我经历过的真实故事,可以窥见有些家长的正确做法。我的孩子有些任性和小气,容不得别人轻慢了自己。每次和小朋友玩耍,如果没有按照他的想法编排角色或者某个团队没有邀请他,他就会赌气,发誓再也不和别人玩了。就是说,他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并去引起他们的兴趣。小学老师可没有那么多耐心去哄小朋友了,需要他们独立自主。儿子能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被老师排斥成为了我的一个忧虑。第一天放学,他没有什么异样。我试探性问他,小学好不好玩,有没有和同学闹矛盾?他表情严谨,但又轻描淡写的说,也就那样子,没闹什么矛盾。不过,我还是从他的书包里看出了一些端倪,书本摆放的很整体,文具盒里的小零碎也没有丢失的……这让我有些意外,这不是我儿子的风格。当我提出自己疑问的时候,果然,他承认是同桌帮他收拾的,并摆出一副“无辜”的手势说,没办法,她主动帮助的,拦不住。我只能告诉他,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干,如果真需要别人的帮助,再去麻烦别人。第二天放学,我偷偷检查了一下他的书包,摆放很整齐……整整一周,都是同桌帮他整理书包。而他好像没事一样,逐渐地有些适应的表象。不能这样下去了,我想,下周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周的星期一,我做好了和他深谈的准备。没想到事情居然在我之前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让我始料不及。放学后,他脸上略有愠色,放书包的时候也明显带有情绪。我习惯的看了看他的书包,书本很凌乱,文具盒没有合好。“我同桌变懒了!”没等我询问,他主动地说“以前都是她帮我整理书包,这次她让我自己整理。”这样不好吗?我问他。他犹豫了一下,声音低沉地说:“我整理不好。”“你可以学习你同桌整理书包的方法,一定会做到和她一样好。”他想了想,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把书包轻轻地拉了过来,把书本倒在桌子上,开始学着整理起来。此后的日子里,尽管儿子在整理个人物品上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但明显比以前好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儿子同桌的妈儿子同桌的妈妈,谈起了这件事。她笑着说,女儿喜欢帮助别人,帮助一个没有能力做成某件事的人是帮助,帮助一个有能力做成某件事的人是溺爱。当他不会整理书包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引导他,让他学会技能从而自立自强,但不能让他产生依赖,丧失了动手的乐趣。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懂得取舍,懂得放手,懂得“授予鱼不如授予渔”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引导短板。有时候,我们一味教育孩子要做个“好人”,善待别人,分享玩具,孰不知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更要学会保护自己;有时候,我们一味教育孩子要“保护”自己,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谁欺负你就要还回去,孰不知这样的教育让人敏感多疑,缺少公德,没有大局观。所以,我们在教育,引导,保护孩子的时候,应该学学这位母亲的做法,帮助他但不娇惯他,培育独立意识,养成自主才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