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nb.ifeng.com/a/20180612/6646918_0.shtml
王晓军为留守儿童义务理发。邓聪摄
“虽然我看不见晓军长啥样,但我心里明亮,知道他是最‘美’、最善良的人。”说起王晓军,78岁的清涧县宽州镇辛家崖村残疾人惠俊杰感慨地说,“每次一打电话,他就赶过来为我们老两口理发,逢年过节还来慰问,让我们实在很感动。”
在清涧县,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位骑着摩托车、身穿红马甲、斜背着理发工具小包的青年,穿梭在大街小巷和乡间小路上,他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摩托车“理发店”理发师——王晓军。
“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困难,是周围的人给了我成长的动力与信心。”回忆起过往,王晓军说,“现在我想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并把这份爱心永远地传递下去。”王晓军出生在清涧县宽州镇石台寺村,从小家境贫寒,很早便踏入社会自学理发。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疾苦、感受到他人温暖的王晓军,用自己的行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给他人带去欢笑、带去温暖。
“我母亲得了脑梗,行动不便,我经常向晓军寻求帮助。平时一打电话,他就骑着摩托车过来。”提起王晓军,清涧县居民高爱荣竖起了大拇指,“一年四季,晓军常来给我母亲理发,他的态度很好,都是免费理发,从不要钱。”
韩玉杰是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赵家沟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多年来,王晓军一直坚持为他免费理发,并 “晓军的服务态度很好,我们老两口都有病出不了门,啥时候叫他,他啥时候到。”75岁的清涧县河西社区居民刘桂莲说,“儿女们工作忙碌,常不在家,晓军就常常陪我们拉家常、帮我们做家务,他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就是个‘活雷锋’。”
其实,王晓军的生活并不富裕。平时,他主要以农村红白事摄像为谋生手段,妻子则在县城的一家饭店务工,两口子的经济收入加到一块,也不过五六千元。
多年来,王晓军走遍清涧县各个乡镇,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义务理发。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随身背着一个装有理发工具的小包,可以随时为群众义务理发。
“只要有人需要我、给我打电话,我就会一如既往地为他们义务理发,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王晓军说,“我能够为大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感到特别快乐。”(作者:邓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