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奖励是不是鸡肋四夕老师成长课

福建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39.html

引言

精神类的奖励,不能吃,不能喝,看不到,摸不着,那么,你希望获得精神类的奖励吗?

我们得到过的奖励

从读幼儿园起,我们就得到过很多的奖励。

一块饼干、一颗糖果、一杯饮料,这些属于消耗类的奖励,吃了用了就没有了。

有时候还会被奖励红花、奖状、奖章、文具盒等,这类是非消耗性奖励,可以较长久地保存。

另外,还有来自于老师的表扬、鼓励和优良评语等无形但又能感受到的精神类奖励。

出来工作后,我们也会得到一些类似的奖励,如:老板的表扬。

但是,很多人觉得,老板的口头表扬、画大饼之类的口头奖励,还不如奖励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来得实在。

但不得不说,精神类的奖励,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的精神奖励

很多父母、老师、上司不明白,自己已经这么夸赞对方了,为什么对方不仅不接受,还嫌弃,对方也没有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

在游乐场坐过山车,在电影院看电影,买一张票听偶像的演唱会,这些东西不能让你吃到喝到,但能让你感受到精神乐趣,而且你也为此买单。这件事就说明:精神类的享受值得追求。

只是呢,这一类的精神享受,我们是自愿且主动去追求的,所以会觉得这是值得的。

但上司的口头表扬和画大饼,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买账,也就是说,相比上司的鼓励,有的人更希望来一点实在性的东西。

把别人不想要的东西,不顾别人的感受,硬塞给别人,还要求别人欣然接受并感激涕零,这可能吗?

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表扬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你承认或不承认,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表扬。

一般来说,如果夸赞你的人,是你仰慕的人,那么来自于他的夸赞,你可能比较受用。

如果有个人处于比你更高的层次,他能够俯下身来表扬你,你也极可能感到非常高兴。

相反,如果这个人,处于比你更低的层次,或是一个几乎没有联系的陌生人,他突然表扬你,你有什么感觉?

我想,你们也曾被一个陌生人表扬,现在就回忆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欣喜。即便是陌生人,他能表扬我,我也会很高兴。

比如,就有一个不熟的老奶奶夸过我会养宠物,我心理还是有那么一点高兴的。

不过,也要抱有警惕,毕竟对方是陌生人。所谓无风不起浪,他表扬你可能是为了达成他的某种目的。

无论如何,来自于他人的表扬,即一种精神性的奖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都渴望拥有!

表达方式的不同影响最终效果

精神奖励是一种有价值的奖励,能带给受众价值。但,还要看表达者的表达方式,夸要夸到点子上。

没有人逼着你要用精神奖励的方式去奖励下属、学生,是你自己选择要用表扬、鼓励、画大饼这类的精神奖励。

其实你也可以选择物质类的奖励,但你可能不舍得花钱,所以选择用这种免费的方式。既省了钱,又表扬了对方,还可能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而精神类的奖励亦是如此。

大家都生活在现实世界,精神类奖励无形无质,往往会让人感觉不真实,很虚幻,不切实际。

如果你确定要用这种方式去奖励对方,你就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要让对方感觉你的表扬很贴合他的实际情况,既没有过度浮夸,也没有短小无力。

举个例子:一名员工为公司完成了一单十万的业绩,这时候销售部主管想表扬他,同时激励其他的员工努力工作。

现在我模拟三种说话方式:

“小白完成了10万元的单子,大家要向他学习”

“小白完成了10万元的单子,为公司做出了贡献,我们给他鼓掌。现在请小白来分享自己的心得。”

“小白完成了10万的大单子,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简直比我这个主管还厉害,继续努力,未来你也可以当主管。对了,你们都应该像他学习!”

这三种方式,不能说谁优秀谁劣质,如果用对了地方,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程度恰当,照顾了小白的心理,也间接激励了全体成员。

而第一种相对空洞乏力,可能无法产生理想的效果。

第三种则用力过度,可能影响团队的齐心力。毕竟,你把一个人捧上天,又踩了其他人一脚,别人会不高兴的。

好的精神类奖励,应该夸到他的心坎,让他受用并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同时也要照顾周围人的感受,不让他们有羞辱感,同时得到激励。

结语

现在,你还会觉得精神类奖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吗?

精神奖励用对了地方,往往会产生比物质奖励更远大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