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每一首诗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新世界

张贵勇文章选自《给孩子的童年书》童年是应该有诗相伴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很少能接触到《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更不用说北岛、顾城、聂鲁达、华兹华斯、莱蒙托夫等名家的诗集了。虽没有机会研读经典诗作,但无意中把语文书里的课文记得牢牢的,至今还能背诵。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具有跳动的旋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字,其实也是诗。例如,一到春天,看见小学生们陆续走进校园,当年课文里的文字就自动跳入我的脑海——“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柳树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来到田野里,我们来到小溪边,我们来到山冈上。我们找到了春天”“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啊,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姐姐的胆子真大,敢从天下跳下,蓝天上花儿朵朵,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诗,是一个很有魔力的东西,能把孩子与当时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凝结成一粒水晶一样的核,埋在孩子的内心。我记得有个散文家说过,“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儿童的想象力总是超过他的理解能力,他的情感将带他越过心智上的局限。他只有一样东西需要学习,即如何在阅读中享受愉悦”。孩子读诗,与热闹的中国诗词大会无关,与《朗读者》《见字如面》节目的热播无关,而是孩子的内在需要,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下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忽略诗歌、排斥诗歌的环境下,更需要让孩子读读诗,在家庭层面把诗歌捡起来,融入孩子的生活中。也许读诗的孩子当时不觉得情感得到满足,心灵受到启迪,生活如何变得清雅,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尤其是成年以后,那些读过的、背过的、朗诵过的诗,不经意间会苏醒过来,勾起当年那段回忆。就像每当春天,我就会想起“春天来了,冰雪融化”这些文字,想起30多年前的春日,我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逐渐泛绿的杨柳,看到新砌的土墙上插满绿绿的枝条,不知谁家的后院里粉红的桃花盛开。学者蒙曼也说过,回忆五岁、十岁曾背过的那些诗、有过的那些感触,其实回忆的,除了诗词,还有童年、少年、青年这种混杂的感情。所以,在孩子上了小学后,父母有必要给孩子准备几本诗集,前面说的唐诗宋词选本不妨放在孩子身边。如有兴致,和孩子一起吟诵《诗经》,或者《古文观止》里的篇章。我和哲哲就曾在上学的路上,一起大声背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曾一起背诵《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全文背下来的感觉,我和哲哲都觉得非常好。诗就是要大声朗读的。读出来,诗才有了灵魂与韵味。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朗读水平不高,对诗文里的句读、停顿和典故研究不深,可能读错,让人笑话或误人子弟,读出来的声音也不够好听。我以为这些都没关系,和孩子读一读,慢慢就会发现自己骨子里也是个诗人,那些与诗有关的能力与记忆都会慢慢复苏,也不妨像我一样,边读边学,现学现卖。在这方面,“宝宝念诗”创始人韩可胜非常值得学习。他教女儿古诗词,都是非居家状态,而是到公园、野外、社区、风景名胜等地方,边走边诵。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他是指着浙西大峡谷旅游时背给女儿的。他没有固定教材,甚至经典的《唐诗三百首》也不要,而是基本按照一年四季的时令来教。令人佩服的是,虽然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帮助其感受四季之美、家国情怀的诗词很多,但他没有抓来就用,如春天来临时,他多会选择《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晚景》这样的诗篇,而不会选择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和杜甫的“三吏三别”,因为孩子理解不了,认知上有隔阂。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接近音乐的,不仅仅因为诗歌是需要聆听的,还因为诗人在对词汇进行选择与组合时,考虑的是从听觉和内容两方面来唤起人们对音乐美的感知。因此,父母在给孩子选择适合的诗歌时,不能选择说教意味过于明显或单纯讲道理的所谓诗歌,而应注重韵律、文字和思想,选一些有意境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的作品。许多名家亦为孩子做了很多工作,北岛编著的《给孩子的诗》、果麦文化编的《给孩子读诗》、叶嘉莹编的《给孩子的古诗词》、王宜振的《21世纪校园朗诵诗》,都是适合小学生朗读的诗集。金波与张之路合作的《古城墙上的圆月亮》,内容是回忆老北京的童年生活,两位名家一诗一文,相得益彰,读起来让人想到很多,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至于年幼的孩子,如果对唐诗宋词或较长的诗歌不感兴趣,亲子之间可以共读一些方素珍、张文亮、金波、冰心、叶圣陶等创作的儿童诗。金波等主编的《蝴蝶·豌豆花》充满童真童趣,非常适合大人孩子读一读,品一品。相对而言,这些作家的儿童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孩子听了往往忍俊不禁。例如,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就写活了儿童期待远足的心情:“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父母也可以找一些民谣、长短歌、颠倒歌等,扩展孩子对诗歌的认知。这些流传于民间的内容凝结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密码,读起来也蛮有意思的。我就给哲哲读过一首颠倒歌,听得他哈哈大笑,不停叫着有意思有意思——“打起喇叭吹起锣,听我唱支颠倒歌。黑夜做了个白日梦,梦见个小孩胡子多。书本扔在狗窝里,扑克装进文具盒。七点半上课八点走,急急忙忙倒着挪。下课问了一声老师早,上课他比老师说话多。站起答题累出汗,还说三九天太热。对着地图头挠手,缩缩眼睛挤挤脖:长白山在广东省,辽宁有个大渡河,江心骆驼下了个蛋,山顶乌龟做了个窝……”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特级教师周益民,在上课时就喜欢将这些适合孩子朗读的诗歌引入课堂。讲到月亮的主题,他引导孩子去找各种写月亮的古诗、歌谣、绕口令等,从多种角度分析古人眼里的月亮有何相同和不同。他的课堂因此变得十分热闹,也富有美感。父母们虽然不是专业的语文老师,但也可以像周益民一样,和孩子找一找、比一比、读一读好玩的民谣、颠倒歌等,看谁找得数量多,看谁读得更有趣。除了东方的诗歌,西方的诗歌也值得孩子去体会。现在,不少家庭很早就让孩子接触英语。其实,阅读国外的诗歌与学英语一点都不矛盾,甚至是一种很好的学英语的途径:在朗读中学英语,在读诗中感悟韵律,可谓一举多得。例如,于尔克·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谢尔·希尔弗斯坦的《阁楼上的光》既可以当诗读,也可以当文学作品看,因为书中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充满想象力。长田弘和荒井良二合作的《天空的绘本》《森林的绘本》格局大气,很有诗意。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威廉·布莱克,以及《金银岛》的作者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洋葱头历险记》的作者贾尼·罗大里、《小熊维尼》的作者A.A.米尔恩等,也写过很多又好读又好玩的儿童诗,可以找来给孩子。值得一提的是,西方诗歌中有一类叫作英雄史诗的,如《伊利亚特》《奥德赛》《贝奥武夫》《浮士德》等。如果孩子能读进去,大可领略一番;如果没兴趣,可以先放一放,等到中学阶段后再说,那时候或许能读懂其中的深意。除了中外诗集,我发现一些歌词也是很优美的童诗,如罗大佑的《童年》。小时候,我听班里一位女生唱《兰花草》,不仅爱上了这个清幽舒缓的旋律,更是对颇有诗意的歌词念念不忘。长大后,一个偶然机会我才知道,原来歌词是胡适写的——“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读着读着,旋律也从嘴中哼了出来。父母和孩子读完诗歌,还可以像我那位小学同学一样唱一唱,帮助孩子爱上诗歌,抑或和孩子聊聊罗大佑、胡适等,这也能加深孩子对诗歌的印象。对于爱偷懒的父母,我建议下载喜马拉雅等朗读软件,上面有很多名人名家的吟诵,有些吟诵声情并茂,很有味道。但我觉得任何名家的朗诵,都抵不上父母和孩子一起朗读,毕竟机器里的声音缺少那份亲子之间独有的温情、甜蜜。不论是国内的诗还是国外的诗,每一首诗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新世界,都是在品味语言之美。心理学专家徐浩渊说过,诗和孩子是天然的关系,所以尽量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培养孩子的美感。孩子纯真而自然,而诗是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孩子不见得能完全理解文字,但能感受那种或强烈或悠长的情感。读诗亦是没有时间、年龄限制的,父母和孩子可以在早起时读几篇,也可以在临睡前读几分钟。当孩子觉得诗歌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慢慢将之内化,每一天都将充满诗意,也许某一天也能创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诗来。哲哲书单(★★★☆☆)《给孩子的诗》,北岛选编,中信出版社(★★★☆☆)《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编,中信出版社(★★★★☆)《古城墙上的圆月亮》,金波、张之路著,北京少儿出版社(★★★★☆)《蝴蝶·豌豆花》,冰心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阁楼上的光》,(美)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南海出版公司end文章选载自张贵勇《给孩子的童年书》一位书迷父亲和他书痴儿子的亲子阅读之旅6年小学时光,16个阅读门类,余种图书推荐,本童书用阅读陪孩子走过小学朱永新作序,孙云晓、窦桂梅、袁晓峰、李一慢等倾力推荐本文由“神秘岛mysterium”发布,年9月26日↓↓↓↓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