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每次开车回老城区

总要抱怨几句路窄又堵

转念回想小时候

骑着爸爸的二八大杠上街

觉得路特宽敞

两侧还有不少五层老工房

如今那些老工房都在岁月斑驳里被拆了

有些东西在时代更迭里弄丢了

有些事情在周周转转里给忘了

苏州呀,就这么慢慢“消失”了

那些消失的苏州地标

01蓝色书屋

作为一间成立近20年的独立书店,蓝色书屋是苏州不少文艺青年心中的精神根据地。高中时约朋友出来玩,常常把这里当作碰头的地方,然后在这里找些流行小说抑或是漫画看。前些年,蓝色书屋关张的时候看到不少人来拍照留念。

02风光一时的双巴

八九十年代曾有一阵双层巴士风潮,苏州当时也开辟了一条极为经典的双层车线路——68路。那时候觉得双层公交威武霸气,兴奋得不行。68路从西至东横穿苏州城,去参加比赛去游乐园去逛街几乎都坐这一路。后因道路改造外加车辆老化,年12月最后一辆双巴退出运营,68路就这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年12月,苏州首批14辆双层巴士(68路)开通运行,图片来源于苏州市志

03竹辉路的广电

现在说起苏州电视台,大家一定会联想到不甚风光的靴子楼,但你要是问起老苏州,就知道电视塔原本是在竹辉路上的,米高的电视调频发射塔在小时候也算是地标的。这里承载着大家的影像记忆,也是苏州电视台很多名牌栏目最早工作的地方。

92年,城南建起东吴电视塔,这座老电视塔就因为年代久远,没有再被使用,慢慢消失在大家的记忆里。

04苏州光福机场

苏州是没有民航机场的,想坐飞机得跑去上海或无锡。但其实94年时,苏州光福机场(军用)曾经先后开辟过到北京和到佛山的民航班线,后来因为军队等各种因素,八年后这班航线就停了。

▲摘自苏州市志

零几年,那时候坐飞机可是了不得的。现在说起光福,多数人的记忆都是去军训的吧.......

05金鸡湖沙滩

金鸡湖边以前也算有个度假小沙滩,暑假常来这里游游泳,游完在遮阳伞下面躺着来瓶橘子汽水。如今这里变成了湖滨公园,是高大上了,那些卖汽水卖冰棍的也和一地软软的沙子消失了。

06嘉馀坊美食街

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曾是餐饮界的风向标。那时候逛完街不知道吃什么,来这里就对了。小到面馆,大到酒楼,中餐西餐,一应俱全。整条街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苏州味道,然而即便它有着数十年的历史,近年也日渐衰落,不见当年繁华。

07春蕾茶馆

喝茶对于苏州人以前可是家常便饭,茶馆“吃讲茶”也是解决纠纷的一大手段。那时候还不流行搓麻将,下午就看到一帮人闲来无事在茶馆里胡聊海侃,好不热闹。

最早在苏州有茶业六大店,其一就是观前街灵星门东侧的春蕾茶庄,原名汪瑞裕茶号。后因房租太高,搬离观前街,实在可惜。

08王四酒家

王四酒家迄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店里的叫化鸡、东坡肉、桂花酒、响油鳝糊、三丝莼菜汤、桂花鸭……每样菜回忆起来,都觉得赞不绝口,口味好得不行的,他家的苏帮菜做得真地道,可后来也从观前搬走了。

09老动物园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爸妈去动物园了,边看动物边仰着脸要支雪糕吃。虽然也知道动物园只是搬去了上方山,那里更合适动物们,但心里仍是不太舒服,也不知道小时候喂过的那只小猴子如今怎么样了。

10苏州乐园欢乐世界

欢乐世界经历了几番闭园风波,最终在11月1日正式关门。闭园前一天,好多人来拍照打卡,纷纷在苏州乐园门前合影。大家都还记得在小时候门前合影的瞬间吗,那张照片封存在老相册里是不是很久没翻看了。

落灰的照片和消失的坐标一样,曾经记录了我们的生活。它们是记忆的一部分,也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音

提到苏州人的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街头巷尾的吴侬软语了。从前软糯的乡音随处可闻,但现在,苏州话有些难得听到了。小朋友在幼儿园就开始讲普通话,结果是很大比例的苏州小孩已经不会说苏州话了。

01马头牌——冰棒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这样的吆喝声对于我们小时候可不算陌生,伴随着木条敲击冰棒箱子的“啪啪”声响,可以说是十分怀念了。

卖冰棍的、卖冰糖葫芦的还有收废品的吆喝声以前总在傍晚响彻在小区里,他们总喜欢把最后一个字音拖长,如今和马头牌冰棒一起消失了。

02苏州话报站名

没记错的话,苏州话报站最早在双层68路上就有了。11年年底的时候,苏州话报站在各公交线路上普及开。但是最近,苏州话报站的公交越来越少,只剩市区的几班公交保留苏州话报站。

曾经有人说,我听过最好听的苏州话就是在公交车上,深度君也深有体会。一方面方便苏州老人们,一方面让外地人感受吴侬软语,多有苏州特色啊,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听到了。

03苏阿姨来哉

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吃过苏阿姨的馄饨吧,还有水饺、元宵、春卷等等,当年苏阿姨年夜饭广告是不是很熟悉。

结果今年年初“苏阿姨”发布了破产公告,这下不光听不到熟悉的广告语了,就连以后夜宵馄饨都没了着落,去哪儿找苏阿姨这么好吃的馄饨呀。

04苏州话

说到底,我们怀念的是乡音,是吴语,是苏州方言。据不完全统计,近半数的00后都听不懂苏州话。苏州话一直以来都是吴语的代表,却因为年轻一代对家乡话的忽视而难以传承下去。

说到渐渐被遗忘的苏州话时,深度君想到一件事。乡下的外婆一生只说苏州话,同外孙女完全没法聊天,外孙女不会讲苏州话,外婆听不太懂潮流的话题。两代人就有了如此的代沟,这也算是消失的羁绊吧。

那些被时代遗忘的旧风俗

我们这一代人对旧习俗不那么在意,更别说下一辈人了。你还记得这些慢慢消失的老传统吗?

01宣卷

宣卷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在苏州农村特为盛行。小时候去乡下外婆家常常能看到,老人祝寿啊、小孩剃头啊、结婚啊,都会请人来宣卷。现在大家最多是张罗着一起吃个饭,别说找人来宣卷,宣卷班子估计都找不到了。

02石湖串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苏州有泛舟石湖赏月的习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蔡云《吴俞欠》诗曰:“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今月曾经照古人,石湖是面镜子,临见姑苏城的过去与未来。

如今湖上也就节假日会多些游船,八月十八桥洞里“九月一串”的奇观怕是没人记得了。

03轧神仙

轧神仙是苏州民间最大的庙会,是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庆祝仙诞。以前是在吴趋坊,后来变去了山塘街。虽说这几年还有这个习俗,只是味道变了,轧神仙成了买卖花卉泥玩的集市。

那些难得一见的老物件

旧习俗不记得,那你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老物件吗。老电视机、冰箱、风扇是不是都在一次次搬家里扔掉了呢?

01学生月票卡

苏州的公交月票卡在年时就有了,那时候学生坐公交车可以享受月票优惠的。如今市民卡在手,公交地铁都能用,这种月票自然也就退休了。

02稀罕的粮票

粮票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回忆,在那个年代,粮食可是紧缺资源,都得靠粮票来换的。粮票也是稀罕物,要像这样集齐一套可不容易。

建国初期开始使用,一直到九三年才退出历史舞台,粮票也算是见证了人民生活的变迁。

03苏州人自己的啤酒

姑苏啤酒、民生啤酒对老苏州肯定不陌生,那时候咱苏州人不喝什么青岛雪花,啤酒就只认这俩牌子。当年民生啤酒公开征稿酒标,最终中标稿为袁卫红设计,而姑苏啤酒酒标的设计者是袁卫红父亲袁维青。

现在喝啤酒都讲究精酿了,这些老牌啤酒在烧烤摊上都见不到了。

04老式长江牌自行车

这就是小时候最常见的二八大杠啦,图中的这车到现在已有39年历史,如今骑起来依旧威武生风。不过现在大家出门都用共享单车,学生们会选择一些山地车,二八大杠再上路怕是稀罕得很。

05长城电扇

很多苏州人家的第一台电扇都是长城牌的,现在看来会觉得特别笨重,但是风向非常稳,外壳保护也做得很好。那时候的东西真的可以用一辈子,用了三十几年还没坏。

那时候大夏天一家人吃午饭,总要把风扇调成“摇头”模式。现在有了空调,反倒怀念起风扇来。

06孔雀电视机

小时候家里的电视机都是黑白的,还要竖上两根天线,常常还会没信号,但我们看得贼起劲。哪像现在,画质讲究了,屏幕变大了,我们反倒不看了。

07铁皮文具盒

小时候的文具盒虽然是铁皮的,但总被我们摔得瘪又凹,还常常偷偷用它夹前座女孩的头发。如今这类文具盒渐渐被文具袋取代,市面上见得也不多了。

08蚊帐钩子

这样银饰品倘若深度君不说,恐怕很多人都不认得了吧。这是从前的蚊帐钩子,做的非常精细。早上起床,会先把蚊帐别到钩子上,傍晚再放下来。现在人电蚊香用的多,蚊帐都懒得挂了,更别提这个银钩子了。

09铜脚炉

从前苏州人用来冬天捂脚的铜脚炉,里面是炭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冬天的时候最有体会。现在大家多半是用暖宝宝,再说了,炭火现在都哪里找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面红色的纸,这是从前结婚的时候,新郎去迎接新娘,先跪地求婚,然后新娘会从贴着“囍”字的脚炉上跨过,喻意驱邪吉利愿跟新郎走过漫漫人生路。

那些记忆里失传的美食

如果说这些老物件被一件件扔掉了,那总有些美食对你而言是独家回忆吧,有没有一款味道再也尝不到却让你魂牵梦绕的?

苏州的传统小吃,精工细作,对做工和食材要求高,制作工艺繁琐。时至今日,有许多淹没在时代里,再难见其“真身”,深度君索性用“失传”二字概而括之。

01哺坊里的喜蛋

哺坊也就是母鸡孵小鸡的地方,苏州在清末开始出现以“土哺”方法孵化家禽的哺坊。有了哺坊,就有了喜蛋,喜蛋成为苏州特殊的应时食品。奶奶以前总会买些喜蛋,说能治头痛。现在喜蛋很少见了,葑门横街那边偶尔还能买得到。

02西山的雪饺

过年时,雪饺在太湖边的西山镇见的比较多。雪饺口感松脆,甜度适中,不沾牙,风味独特,但如今会想起做雪饺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03玄妙观的水晶汤圆

水晶汤团馅心主料是猪油和白糖,皮子是糯米粉,皮薄馅大。据说,水晶汤团已经失传很久了,早些年在玄妙观后面还能找得到。

04采芝斋的橙糕

苏州太湖东、西山盛产橙子,每逢农历九、十月间,洞庭东、西山的橙子成熟不久,橙糕就上市了,然而现在市面上却难找了。

05稻香村的肉饺

稻香村的肉饺,馅心的制作非常考究,趁热食用,味道酥松鲜美,别有风味,但据说也消失很久了。

06观振兴的菜馒头

用黑木耳、金针菜、香豆腐干切成细屑,加重糖、轻盐,拌入浸透在菜油里的菜馅心里,再用酒酿发酵的面粉做馒头皮。啧啧啧,当早餐的话不要太幸福哦。

可惜90年代末,不知何故观振兴面馆悄悄的在观前街上消失了,后来素菜馒头也跟着杳无音讯。

07黄天源的糖油山芋

以前山芋一上市,黄天源店外便会支起“糖油山芋”一大锅,由于制作工序多等原因,现在很少见了。

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算是曾经苏州的写照。那时候的生活离不开桥,离不开船,但现在苏州的河道已经不太能走船了。

还记得小时候去无锡亲戚家都是坐一晚上轮渡过去的,现在苏州常见的船恐怕只有旅游游船和垃圾清扫船了。水路意味着一种慢节奏,一种慢生活,与科技的高速格格不入。

但那些老旧的慢生活,那些消失的习俗、老物件、旧地标、吴侬软语对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它提醒着我们过去生活的美好。

那时候日色很慢,天很蓝,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堵车、雾霾、水污染都是没有的事。那时候人也简单诚恳,说一句,是一句,邻里街坊像是一家人,现在远亲也就过年吃个饭。那些过去的日子消失在时代的更迭里,被新的生活慢慢代替。

苏州,就在这场更迭里不断“消失”,但与此同时,它也在重新生长。

关于深度苏州(sdsz)

热忱的苏州生活家

人文记录|苏州的过往,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商务合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