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老房子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印象中,应该是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去了郑州,是和好几位同事去的,应该是要鉴定自学或函授的本科、专科文凭,晋升职称所用。只记得乘坐的车子走了很多路,沿途看到了很多的楼房群,最后在一幢特别壮观的大楼前停了车,我们乘电梯上到了二十九层。当从宽大敞亮的窗户向外观望时,远处的景致真美,楼房、大路、车辆、行人、纵横交错,错落有致,一派繁华景象。置身半空中,真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当时,不由得在心中暗暗赞叹:到底是省城大都市,处处都这么美好啊!

如今,我们也在县城拥有了自己的一处住所,入住之后,每每站在阳台上,或看外面的楼群,或看小广场上玩耍的孩子们,我都会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前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人到中年时候竟然变成了现实。整洁的房间,和谐的布局,优美的壁画,几盆绿植的点缀,安安静静的氛围,让我极其喜爱待在这里,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读书、写字、闲坐、出神……就是一个满心欢喜。

静坐阳台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思绪就飞回了过去,就想起了那座座老房子……那么清晰,清晰地就如同发生在昨天……

场景一:老院落

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我家只有两座房子,三间堂屋坐北朝南,外面是横一层竖一层的蓝砖面,屋里却是土墙面,横梁檩条椽子红瓦的顶,小小的木头窗户,木头门框木头门,一道横墙隔成一大一小两个房间。里间,爸妈居住。外间,正当门是一张高腿方桌子,两边各有一把木头圈椅。窗户下是一个煤火台,左侧是一口大水缸,右侧是土坯垒的台子,放着案板盆碗,冬天就在这里做饭,烧煤。西北墙角处是孩子们的床铺,这种简单布局,家家如此,并不奇怪。另一座房子位于院子最西面,只一间,就全是土坯墙,柴草顶了,一个木窗户就更小了。里面空间不太大,北边是厨房,一个锅台,后面是一个炕,一进门左侧一口水缸,南墙处一个长长的土台子,上面放着一张菜板,还放着各种常用物品。春夏秋三季都在这儿做饭,烧柴。厨房,由于长时间烧柴草,到处黑乎乎的。进得门来,得好一会儿才能适应暗暗的光线。厨房南部是更小的一间窝棚,那是喂养的一头健壮毛驴的地方,一口槽,一个圆形筛子,一大堆铡好草料。院子的西南墙根,是一处猪圈,猪窝顶棚的很大,它的上面是鸡圈,靠墙是一排鸡窝,里面垫着麦秸,母鸡在里面下蛋,周围和上面用线网挡着,空地上有食盆,有水盆。除此外,院子里就是树了,有榆树、椿树、楝树、杏树、无花果树等,榆树居多。东墙根处是柴火垛,最开始时院子是门朝西,后来,又改成门朝南了,院墙是低低的土墙,显得院子很敞亮,很空旷。不过,一家人聚在一起生活,却也乐陶陶,并不觉得生活那么的困苦难过。

我在这样的院子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期。

印象中最有趣的事情是:逮知了、烧知了、吃知了。方式很简单,就是在夏天的晚上,在院子里生一堆火,然后,大人逐一的去使劲猛地用脚跺树,枝桠受到剧烈震动,上面的知了就会纷纷落地,在地上吱吱叫着乱窜,这时,小孩们就会跑去快速捡起来扔进红红的火灰里,两三轮之后,树上就没啥知了了,此后,能一连好几天得到安静,歇晌再不会受巨大噪音打搅。这样方式的逮知了,一般是有很多人在场的,左邻右舍都会来凑热闹。等火势下去了,知了也就差不多烤熟了,在场大人就会用小棍一个个拨出,晾得不烫手了,小孩子们就开始吃了,其实,只吃知了背上的有一层硬壳包裹的部分,是一点如指甲盖大小的肉丝,很香的。到最后,两手的黑,满嘴的黑,却亮光光的,过了一回足足的“肉瘾”。谁家小孩子馋了,就会缠磨大人生火逮知了,那一片邻居就又得热闹一回了。夏天的晚上,这是最常见的场景。

印象中最难忘的事情应该是:躲地震。应该是七十年代末,也是夏天,村里人到处都在讨论这一带要地震的事儿,大队喇叭都广播好些遍了,后来,家家户户都不让人夜间在屋里睡觉了。人们这才不敢大意了,纷纷搬到了院子里或家边的晒场上休息。每到晚上,外面到处是人,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都半夜了,还有人在闲唠嗑。我家也不例外,爸妈在院子里铺了两张小木板床,孩子睡的床上还罩着用旧床单做的“蚊帐”,他们则打地铺。为了验证地震存在的威力,有的人家还找一个小口的玻璃瓶倒立在地上,以让响声叫醒自己,有人还说若地震了,门铁答环也会哗啦哗啦地响。所以,即使在外睡着,耳朵也时刻听着响动,都睡得不安稳。一连好几天过去了,也平平静静的,人们渐渐放松了警惕,有的人就尝试着回屋里了。可是有一天夜里,有月亮,明晃晃的,人们照常说笑过后,就又各自散去休息。村子渐渐安静下来,月亮仍旧明晃晃的。半夜时分,忽然,村子沸腾起来,有人大声喊着“地动了!”“地动了!”我们惊醒地赶紧坐起来,爸妈分别奔向木床边,不让乱动,这时,还真是听到木门上铁门环哗啦哗啦响了,那些在屋子里的人又都跑出来了,到处是急促的脚步声。地动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一会儿就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可人们那还敢再睡了呀!大人就那么低声谈论着直到天亮。我们小孩子清醒了一会儿,就又都睡去了,一觉到天亮。第二天,村中大喇叭就吆喝了:“接上面的通知,这次是地动,不是地震,危险已经解除了,今后该干啥还干啥去了……”乡村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家院子的布局在翻盖了新房之后才面貌大变,如今,已经完全找不到原来的痕迹了。

场景二:老校舍

我们七零后的人是比较幸的,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就去上学了。第一次背书包进学校可激动了,因此,对那时学校的模样印象非常深刻。校园很大,呈长方形,很规则的一个大院子。校门前是一条宽宽的大沟,西南侧沟的上面有一座拱洞桥,沟里面有很多砖头块和垃圾,此沟向西连接一个大坑,向东直通一里外的一条河。学校大门是一个过厅式的大门,拱圆形,门头很高,门上面的平面上写着:农业学大寨。大门里面东西面各有一间办公室,两侧紧邻办公室是教室,东西各有两个班级。东西围墙长长的,一直延伸到最北面一排房子的两侧。正对着大门是一条宽宽长长的土路,两边长着高大的杨树,枝杈交错。路的两边南北等距离左右对称各有两排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是很破旧的瓦房,尖尖的顶,一行行灰蒙蒙的小瓦,远远观望,也是挺好看的。大路尽头是三间有走廊的办公室,走廊两端尽头各有一个门,是外地教师住室,再两边还是旧瓦房,做教室或办公室使用。大办公室西门前有一棵很粗的杨树,横枝上挂着一个铜铃,声音很清脆,垂着长长的绳子,教师们排班手摇铃上下课:当,当,当,预备铃,再响一次,就该进教室上课了;当——当——当——缓缓慢慢的,是下课铃声;当当当当当当……,急促的连响声,是集合铃,一般开会或做操使用。我在这里一直上到毕业,每一排房子都进过一两次。只记得那时学生很多,一下课,满校园都是,初中的,小学的,玩游戏的,踢毽子的,跳绳的,跑闹的……热闹的很哪。那个时候,除了学习书本,没有课外书,没有各种资料,没有很多作业,学生学习是比较轻松的,所以,春秋季一到下午放学,地里就到处是薅草的孩子,也是很热闹的。那时的老师,不论男女,都是民办的居多,教学之余还得种地,我不断见到抓着上衣,或挽着裤腿、两脚泥的男老师匆匆到校,抓起书本就去上课,孩子们照样学习的很认真。在这里,除了上课,我们还要参与劳动干活——薅草。一次,应该是西北处围墙由于下雨塌了长长一段,要补起来的,可能是只用土不结实,于是,学校就号召各班学生去薅草,年级不同,斤数也不一样,斤数够就等于完成任务了。于是,有一天的下午,我们就都没有上课,师生全薅草去了。前街后街的沙岗上、地边、沟沿、路边、空白地等等全是成群的薅草孩子,说说笑笑的,特别的快乐。后半晌,薅的草直到篮子顶杆处了,塞都塞不进了,这才匆匆去上交。进得校园,就见许多孩子已经在老师那儿排队了。老师们也很认真,一一过秤称量,记下斤数。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回家了,老师们仍然在干着、等着。第二天上学,校园里就有了一座草山,紧接着,就拉来土,掺上草,修起了围墙,几天之后,就全垛好了,校园又变得很安全了。此后,我们还交过捡拾的麦子,溜得来的花生,好像说是什么“勤工俭学”之类的活动,学校所得收入亦或是为了买粉笔、板擦等教学用具了吧。

小时候上学,是很艰苦的,窗户没有玻璃,就用塑料纸订着,或者用砖垒上半截。白天,教室里很暗,没有电灯,老师就在黑板上把字写的大大的,学生们就照着抄写。那时候,有早晚自习课,学生都得带灯上课,都是用小瓶子自制的,比较多的是墨水瓶,用的是煤油,后来换成了柴油。柴油的油烟浓重,一个晚上或者一个早上下来,孩子的眼圈鼻孔处都熏得黑黑的。用蜡烛的时间很短,初中一两年后,就有电灯了,情况大大好转。小时候的冬天似乎很冷,上下学路上的一个大坑里的水都冻到底了,有一两尺厚度。早晨放学时,很多孩子就在上面玩,溜冰、转圈、蹦跳,即使滑到了、摔疼了,也不哭,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手的皮肤不太好,总是冻得肿胀起来,再裂成一道道口子,红红的,看着就疼。每天晚上放学后,妈妈就会烧开好半盆热水,让我慢慢洗、浸泡,晾干,再抹上一层“搓手油”,这样连洗连抹几天后,手背就好了,可上面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深色痕迹,让人不敢大胆伸出手来,样子太难看了。手背皮肤状况,直到参加工作很多年,可能是取消早晚自习课以后才渐渐变过来正常颜色的吧。虽吃苦受罪,成绩年年倒是很好,总能得奖,奖品或给笔,或给本,或给文具盒,奖励最大的一次是五年级年终期末,第一名奖品竟然是一件海军蓝样式秋衣,可把我乐蒙了,一溜小跑就回家了,高高举着交给了妈妈,妈妈笑得眼睛都成一条缝了。虽然这件奖品衣服最后太大我没穿成,给了大姐姐,可我仍高兴了很多天,学习自然更下力了。

场景三:老住室

日子一天天过着,人也就一天天长大了。上学、工作、成家,我也完成了“人生三部曲”。新家的村子全被荒岗包围着,那时,流传一句顺口溜:班枣王泗坡,一溜大沙窝,我们这个小小的村子就位于“窝”的最南头。新家在村子的西南角,初进家门,一个大院子,三间西屋为上,北侧是三间红砖房加一过道大门,紧邻大门是厨房。南边是一间土坯房,喂着一头牛,还放着杂物。最南边没有院墙,用荆棘之类的枝杈挡着,外面就是田地,很敞亮,还能望到较远处的一大片桃林。总之,也是贫穷类型的家庭。我们住在北侧的两间房里,简单的几件家具就把屋子填满了。一个星期天上午,我正在整理衣服,北墙边啪啦一声脆响,有什么东西从上面掉下来了,吓了我一大跳,近前仔细去看,原来是一片瓦掉下来了,摔碎成了好几瓣。给家人说过后,他们都说:这房子是该重新翻盖一下了。也只是说说而已,盖房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啊。年年底,女儿出生了,给这个大大的院子带来了无限的欢声笑语,我们就这么幸福地生活着。

年春天,房子的翻新了,这就要从年夏天说起了。那一年的8月中旬,天可就下起了大雨,后来升级为暴雨,哗哗哗……,一下就不停了!连下两天后,地上已经到处是水了,第三天傍晚,稍稍停歇了一阵的大雨又开始下了,天上并不见有多少乌云,可那雨下的很是吓人,应该是特大暴雨了,反正是屋檐下如同向下倒,脸盆即刻就满了。我和几个月大的女儿,两个妹妹(其中一个妹妹是亲戚家的女孩)被隔离在了大门过道里了,我们站在门口,看大雨哗哗地下,看门前的水汹涌奔流……院里的下水道已经流水不够用了,雨水已经快漫上大门过道里了。情急之中,我们坐到了过道里停放的一辆平板车上。忽然,我听到西屋门口婆婆一声惊呼:“哎呀,快看,快看,水要流进北屋了,得赶紧再挡挡去!”我一听赶紧回转身去看,可不是嘛,尽管已经提前挡上一个装土的塑料袋,可还是挡不住水位的上涨,一波一波的,真的快要进屋了,流进屋里可就惨了,我很是着急。忽然,只见公婆各披着一块塑料布,各拿着一个盆就冲过来了,俯下身子就在最低处快速地向过道里舀水泼去,水顿时如同河流一般向门外涌去……天渐渐暗下来了,此时,雨势也减弱了许多,院子里的积水也不那么深了,险情暂时得到缓解,我们都舒了一口气。为保险起见,我们住室门口又加固了一个装土的塑料袋。晚饭后,没有电,家家户户都一片漆黑,到处都静悄悄的,只有哗啦哗啦的雨声,人们也早早地就进屋休息了。尽管有很大的雨声,女儿还是香甜的睡着了,我依偎着她,不知不觉也睡着了。半夜时分,雨又下大了,又是倾盆大雨啊,外面全是一片哗哗哗的声音,我听着,睡意顿消,此刻,只感到黑夜太漫长了,恨不得一下子让天亮了。正在想东想西的,突然,“哗啦”一声,一股水从顶棚泻下来,不仅把床上的铺盖弄湿了,还洒了女儿一头一脸,她“哇”地一声可就哭了起来,我赶忙叫醒睡在床另一头她的爸爸,爸爸赶忙起身摁亮手灯,查看情况。原来,房顶漏雨,洇湿了纸顶棚,纸顶棚承受不了重量,就破裂流下了积存的水。床是没法睡了,我们也就起来了,把铺盖卷起来,拿来脸盆接雨滴,北墙处漏得更狠,都顺墙流了。婆婆听到响声,也起来了,就把我们接到了西屋。她把女儿抱进里间去了,外间小床上睡着两个妹妹,我们只好打地铺了将就休息了。似睡似醒的到了天明。天灰蒙蒙的,雨是小了,可还在下着……地上到处是水,处处都湿漉漉的。

直到下午,才停止了。于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看街里的水,看地里的庄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村中央的大坑已经看不见了,四周全是大腿深的水,北面水势最大,白茫茫的直接到一里外的村头,都齐腰深了,真成一片汪洋海了。我蹚着水从东边小胡同穿过,往街里转转,眼前一片荒凉,到处是残墙断壁,地上更是沟沟壑壑,景象如同才打过仗一般。等回到家门口时,已经有很多人在议论纷纷,说淹了很多庄稼地,主要是西边的河水决口造成的。还说那边的鱼塘也被冲开了,有很多鱼也被冲过来了。我们这里是沙土地,能被雨水淹了田地,可见雨下的是多么地大了。这一年,种地人损失巨大,有的人家连种子都回收不过来。

土地开发后,耕地多了,有了粮食补贴,花生的价钱大大提高,沙窝里的人们生活状况才逐步改善改变,早两年已经全部焕然一新。现在,道路修了,自来水管安了,天然液化气也用上了,家家有车有各种电器设备,人人有智能手机……小学时的梦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经实现,如今,应该是小康生活水平了吧!今后,人们的生活也只能是越来越好,更舒心了。

就是在此种情形下,第二年春天,我们拉了一些砖,又一年之后,就着手翻盖房子了。借着、佘着、欠着,总算把房子盖起来了,一座新院子盖好,只花了近七万元钱,可在工资只有几百块钱的时候,也还了好些年才还清的。当时,地基上还加了圈梁,于是,就想:这后半辈子都不再说盖房子了吧。

可是,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乡村学校逐步实现了教育均衡化,教室、环境、设施、师资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城乡孩子教育的差距慢慢缩短了。不过,在乡村,一到长长的假期,孩子没有特长班可上,没有书籍可阅读,孩子们只能一天天消磨时光。每个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是,我们在左思右想、权衡利弊、感觉经济能力能够承受得住考虑下,于前年,就在县城买了一套单元房,尽管楼低地势有些偏僻。不过,假期中,让孩子学有所长,参加强身健体活动,是能够实现心愿了。住进去之后,我也就生发出了诸多感慨,也就写出了上述一串串文字!

斗星月移,沧海桑田,在过去的半辈子人生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如同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不过,走到最后,还是让人们各个方面越来越好了。现在,老有生活补贴,病有合作医疗报销,义务阶段上学不用拿学费,毕业之后能有多种招聘活动参加工作等等,让各个阶层的人生活都无后顾之忧了。尤其是年,国家在抗击住新冠疫情的严重形势下,还完成了攻坚脱贫任务、航天探月测量任务、抗洪抗震救灾任务、义务教育均衡验收任务……诸多方面都在展示着国家的富裕和强大。国强了,民富了,人人才能安居乐业,处处才能幸福稳定,举国上下民众才都能笑容天天挂眉梢……

老房子——新院落——高楼单元房,时至今日,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作者简介:李文华,网名,平凡。延津县马庄乡宋庄小学教师,喜爱读书、写作、音乐、运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