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然美趣味美之外,多审美通道音乐教

除了自然美、趣味美之外,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还存在着创造美的形态。这是基于学生的创造欲求,也是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创造美是指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孩子们基于对音乐创造的的欲望和渴求创造出的音乐或音响作品而展现出的一种美感。对于人类来说,所有的美都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所有的美都是人类创造的结果,这是基于人类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米造型,但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米生产并且能够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即使是自然美的事物,如果没有人的参与,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美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美。

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存在着创造美,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创造美形态是具体可见的,它是基于审美理想的创造。在朴实、纯真的音乐教学中,孩子们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感受创造过程中的艰辛和困惑,从而使得音乐教学创造美的实现成为可能。孩子们的音乐创造美的形态朴质无华而可爱而可亲:在文具盒上套上几根牛皮筋,文具盒就成了一件弹拨乐器。用易拉罐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立刻可以当做音乐教学中的打击乐器。这种自制乐器的音准虽然不确定,但那种创造的喜悦是无法抹杀的。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对弹拨乐器来说,中国有琵琶、阮、三弦等,外国有吉它、竖琴,甚至是小提琴都可以称之为拨弦乐器。

琶是四弦乐器,四根弦定弦为A、d、e、a;而小提琴虽然也是四弦乐器,四根弦的定弦为G、D、A、E,至于吉它则是六弦乐器,俗称六弦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实物给孩子们体验琵琶和小提琴的区别,三弦和吉它的各自魅力。不具备条件(没有相关乐器)的学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传授音乐知识,这是在孩子们创造美的基础上音乐学习的深入。音乐教师也可以以身作则,鼓励孩子们体现音乐的创造美。例如可以用一组碗倒入适量的水,按照C大调音阶排列,随即用筷子敲出优美的乐曲。

这种来自于生活的美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会受到孩子们的无比喜爱,因为这种创造美是真实而不虚假,是孩子们可以实践的。音乐教师可以及时邀请一些孩子亲身试奏,当美妙的声音从他(她)的手中流出时,那种体验是无法形容的,而这种创造美简单实用,必定会受到孩子们的一致欢迎。音乐教学中的创造美还体现在音乐编创活动中。音乐的进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行,即一般是由主音(或主和弦音)开始到属音(或属和弦音)再由导音到主音的进行,音乐教学中可以用起承转合四个乐句让孩子们做音乐编创的活动。

可以省去第二个乐句和第四个乐句的尾音(分别是属音和主音),让孩子们尝试填入适当的音,并由音乐教师弹奏出孩子们的创作,从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这种练习还可以变换,从节奏入手让孩子们创造,让孩子们创造出最佳的节奏。在创造的活动中游戏,在创造的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理解,在创造的活动中体现创造美。

如果说创造最初是由无意识走向有意识,那么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是基于审美理想的创造美。鲁班因为被茅草划破了手而造出了锯子,莱特兄弟受鸟在空中飞翔的启发而造出了飞机,这种创造就是人类审美理想的成果,是一种人类才能够完成的创造美,“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事物发生了属人的变化,人的本质力量获得了物化(物质产品)或物态化(艺术作品)的感性形态,这就是科学意义上的美的创造。”㈢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的创造美也是基于一种审美理想的美。

所谓审美理想,是“人们关于审美对象所抱有的理想蓝图,具有明确的指向未来的倾向性。同时,因为它融合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之中,所以它比政治理想、道德信念带有更为强烈的感性色彩。”音乐教学中的创造美就是这样一种最初是无意识的活动,在音乐教师的指引下成为有意识的活动,成为一种审美理想的音乐创造。于是,文具盒也能够奏出音乐,易拉罐也能够敲出声响。这是冈为在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中,·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创造热情,而在音乐教师的指导F这种创造是能够实现的,能够体验到创造美,进而感受到音乐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孩子们在长期的音乐学习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音乐审美理想,而这种音乐审美理想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使得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创造成为一种自觉性的行为,这种音乐创造同时成为一种美的创造,基于审美理想的创造美形成。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中的创造美的获得需要音乐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通力合作。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