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有了钱,那就对你好

帛书老子第九章第二句

永远进取的魅力与诱惑

勇往直前者的得与失

为什么有的人勤勉一生,却不能致富;

为什么有的人勤苦劳作,却不得好评;

为什么有的人奋勇前行,却不得善终;

为什么有的人品行高洁,却一事无成。

有些人仰天长叹,悲命运不济;有些人垂首泣零,恨世道不公;却从来没思量过,与其长叹时也运也命也,不如从自身找找原因。

天分黑夜白昼,月常阴晴圆缺,年有春夏秋冬,人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一定要按照他人拟定的标准来规定自己的人生。

有人说这是时代释然,要赢在起跑线上;有人说起跑时已被拉开差距,怎能自甘堕落,怎能不拼命追赶。

当下最能深切体现勇往直前精神的就是新时代科举——高考了。

如今,高考的影响一路下沉,已经直达幼儿园——如果幼儿园不教文化课的话,家长是不答应的——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保障把童年还给孩子。

但是,有多少人却认为,有没有童年并不重要,只要有成绩就行。

于是勇往直前者大多都能如愿以偿,得以考上心仪的大学,有机会能成长为顶级人才,跃升进新的阶层里来实现人生价值。

然而,当一个人心无旁骛,一心向学,用十五年时间学习知识,除了报国的志向,怀中还抱着一摞子证书,认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了。

等到进入社会,突然发现,所学专业已经与社会擦肩而过,一些传统职业已经淘汰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工科商科人才奇缺,一些闻之未闻的新型职业求贤若渴。

文科和理科早已经人才过剩。

于是,我们有觉悟,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就一定还要学会抬头看路,不能仅仅只会埋头拉车。否则冲得太猛、太靠前,就难以接受突然更换赛道,还容易伤着自个。

一辆汽车能跑多快,安全与否,在于动力是否足够,更在于是否具有优秀的刹车。

一个连童年都没有的孩子,就如同一辆没有刹车功能的车辆,谁放心同他在高速道路上进行驰行?

做人做事,勇往直前固然能出成绩;求职工作,学会看路,这才方便掌舵。

揣(捶)而兑(銳)之,不可長葆(保)之也。

注解:

揣:有人说这是一个“捶”字,意思是反复锤打。上面图案是小篆,没有找到大篆或甲骨文原字。

只能按照兴农五册给出的说法对先民造字进行溯源:提手旁的内涵是向下反复用力的意思;右边文字的主旨是用分散的力量使能量得到聚集。

释义:

不断锤打一柄长矛,使它更加尖锐,无休止的锤打,变尖,矛尖超过一定程度,锐利反而就保不住了。

不断磨砺一把菜刀,使它更加锋利,无休止的锤打,变薄,刀刃超过一定程度,锋利反而就保不住了。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

小女六岁,幼儿园大班,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若干,我明白这是在为上学做准备,是在培养孩子每天写作业的习惯。

她有一个习惯,文具盒里一定要放好几支铅笔,且每次写作业之前,先要把每支铅笔重新削尖,哪怕这支铅笔上次削好之后好没有用过,也要再削一遍,像一名战士在战斗前要把枪擦好一样,充满了仪式感。

每次看见,我都觉得太浪费了。

需要用力忍着,才不会追问:这样追求完美,有必要么——把她的削铅笔仪式打断。

后来我看到一种理念说:吃饭打包是一种美德,但是千万不要和那些点菜时就想着打包的人共事,这样的人没有格局,活不成好样子。

都是提前准备,为什么会觉得,这种不浪费的思维方式还不如浪费的思维方式。

因为美。

完美也是美的一种状态,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仍然比丑恶行为好一百倍。

还记得上一句话是:?(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持而盈之:说的是,等我有了花不完的钱,我就对你好,做一切我们想要做的事;

不若其已:说的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算了吧,那话是骗鬼。

那么这一句:揣而兑(銳)之,不可長葆(保)之也。又当作何解释呢?

揣而锐之:说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太看重自己的才华或者太过于看重自己,自负才高,恃才傲物,过于清高,过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