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诗之一途,非学无以开境,非鉴无以助长。学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者,众人之议或能振聋。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岂独言君子风度,更引申为好学精神,不可不察。今云帆设此栏目,是为吾侪交流之便,鉴别之所,进步之平台,当不拘虚言,探微求真,以臻修远之境是盼。
云帆阅微堂
云帆·父亲节诗词大会作品选评
点评呈现/以评家交稿时间先后为序
濯缨点评
浣溪沙·童年的铁皮文具盒
何其三
锈迹斑斑薄铁皮,长长形态不为奇,暑寒曾伴我多时。
掀盖触眸乘法表,穿花嬉蝶白猫咪。乳名迹旧父亲题。
注:文具盒图案为白猫扑蝶。
何其三小词,总是用白描手法,将所要表达情景刻画出来,看似平静,却在结尾处予以暗示,陡生波澜。这一首怀念父亲、歌咏父爱的小词,整篇都在描写一个童年的旧文具盒:锈迹斑斑,长方形状,外面是白猫扑蝶图案,里面的乘法口诀,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最后一句“乳名迹旧父亲题”,却如石破天惊,父爱的主题便凸显出来。
回忆父亲
刘正中(武汉)
泥墙狭窄笑颜宽,陋室辉生成绩单。
勉励读书求格局,支持行远出围栏。
若无良策高危立,当做端人老少安。
切切叮咛情历历,父亲节里又回看。
首联,从第一句看,作者的父亲是一个“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第二句“成绩单”,多少家庭都把儿女的奖状等贴在墙上,作为家庭的荣耀,读到这里,倍感亲切。颔联,勉励,支持,格局,围栏,都是现代语汇,却不觉俗。颈联,上句暗用孟子“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典,下句暗用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典。尾联,总收全诗,点名主题。可见这个父亲,是一个乐观、开明、睿智的人,对作者既是严父又是导师。子女的品性、格局、高度,大多源于父教,读此信然!
忆儿时元宵节观花灯
梅园飘雪
游龙箫鼓动山城,光转霓虹焰火明。
今夜身高长三尺,父亲肩上看灯行。
本诗回忆儿时元夜观灯的情景,前二句写元夜灯火的热闹,与辛弃疾《青玉案》所描绘的情景相仿佛。后二句,甚高突然“长三尺”,原来是骑在父亲肩上。父爱,在这个将孩子驮在肩上的行动里。同样的主题,这样写来就显得新奇,给人印象深刻。
段维点评
满庭芳·父亲
高志文
紫燕将雏,红蕖著子,碧流摇荡云天。草青堤岸,杨柳又堆烟。谁记韶华似水?看慈父、白发三千。轻回首,青葱岁月,汝背是吾船。
悠然。槐树下,童真烂漫,童趣翩跹。奈风雨无端,湿了眉弯。阡陌烟尘暗锁,怕迷失、絮语催还。从今夕,高堂灯火,温暖一年年。
词以景起,“碧流”一词暗中埋下伏笔,前结“轻回首,青葱岁月,汝背是吾船”与之遥相呼应,小见匠心。换头“悠然”乃自家体验,既是对“汝背是吾船”安全感的诠释,又自然地引出槐树下的童趣,虽说描写并非具象,但两个叠字对仗句却比较好地起到了掩饰作用。所以这首词的过片应该视为“前置”,即前结与过片重合。这样的结构手法古今不乏其笔。如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均是显例。接下来的句子用翻转之笔写出“风雨无端,湿了眉弯”,随之又用“怕迷失、絮语催还”再翻转过来。不过“阡陌烟尘暗锁”略显突兀,如果把“阡陌”换成“举目”可能前后勾连更紧密一些。尾结“从今夕,高堂灯火,温暖一年年”,虽是平常语,却极其蕴藉温馨。
悼父
横道子
种瓜种豆不曾休,俯首田园五十秋。
已尽生前垄间草,春来又绿到坟头。
一二句概写父亲生涯,不过是五十年的种瓜种豆;第三句铺垫得相当巧妙,既表达父亲生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又为结句提供“翻转”的契机。人由生到死,草却由“尽”到“绿”。小诗就在这种相反相成的对举中完成了构思,胜却那种撕心裂肺的描写何止千万矣。
送儿子上学有感
曾继全
行李三箱少,担心千万多。
自从为父后,想听父啰嗦。
这首五绝由于写出了人们的“共情”而显得娓娓动人,祖孙三代的血脉深衷尽在无比亲切的“啰嗦”里面。
抱朴书生点评
频梦先严有作
曹初阳
夜半清晖落枕间,冰轮又转凤凰山①。
当窗竹影何沾泪,入梦慈容不改颜。
忆汝文章皆古澹,愧吾生计一时艰。
荷风况乃频传语,应是高坟草未删。
注:①先严逝后安葬于星子横塘凤凰山。
整体起承转合流畅自然,心迹可寻。颔联写景为虚,颈联叙事为实,虚实相得益彰。尾联设想,情绪颇为深沉含蓄,非是一般泛泛之作可比。
老父开鸡笼
段维
啼破长宵月尚西,开笼放出领头鸡。
一时膝下多争宠,呵斥声中喜上眉。
忆父之作当忌情绪泛滥铺张,读之不得要领。此作着力生活细节,以点带面,表现父亲淳朴恬淡之品质,怀父之情不言而喻,读之印象深刻。
浣溪沙·童年的铁皮文具盒
何其三
锈迹斑斑薄铁皮,长长形态不为奇,暑寒曾伴我多时。
掀盖触眸乘法表,穿花嬉蝶白猫咪。乳名迹旧父亲题。
注:文具盒图案为白猫扑蝶。
何女史之作一向朴实真挚,又颇多趣味,与其人颇为相似。此作整体白描,水波不兴,似不加修饰,然结拍一句“乳名迹旧父亲题”如一石击破水中天,顿起波澜,大好!
熊东遨点评
老父开鸡笼
段维
啼破长宵月尚西,开笼放出领头鸡。
一时膝下多争宠,呵斥声中喜上眉。
拾居家琐屑事,抒心中快慰情,信手勾描,写得老父亲形象如见。而人子之孝道,亦于言外见之。
忆父赶牛车去三十里外县城卖菜
慧质兰心
晨起星光灿,归来月半弯。
牵牛清瘦影,儿女眼中山。
“牵牛清瘦影,儿女眼中山”,仿佛朱自清《背影》再现而别具深情。父母之爱,有若天恩,信然。
擦拭先父墓碑
沈华维
拂去尘埃字尚留,碑前宿艾满山丘。
纸钱已共云烟散,清泪难随风雨收。
寸草春晖无以报,孤怀叔世有何求。
为儿心事与谁诉?憔悴于今渐白头。
子欲养而亲不在,其恸何如!碑上尘埃可拭,心中悲痛难疗,怆恻之情,无时能已。“为儿心事与谁诉?憔悴于今渐白头”,此语既告白于先灵,复提示于后辈:孝亲,须趁亲在!斯作之警示义,其在此乎?端在此也!
闻苏一一考取南京东南大学
苏俊
人生信前缘,父子偶亦必。思汝落地初,啼声如昨日。乳名憨且娇,至今呼一一。喜汝渐长成,惭吾益衰疾。吾祖溯眉山,南迁留血脉。虽经十数传,忠厚未阙失。耕读遗子孙,修身在修德。问学不求官,稼穑但以力。汝当总角时,朝昏皆在膝。不索枣栗梨,爱弄纸笔墨。诵诗句句清,临帖字字立。窃幸书种在,培风有毛质。今逢发榜天,鸾声排闼入。初闻尚惊疑,再顾喜动色。丹黄十万签,灯火三千夕。学积自成渊,花开终结实。行将负笈游,万里去乡邑。金陵六朝都,四海瑚琏集。山川拓心胸,家国蟠肝膈。会当鹏摩霄,毋负驹过隙。我居桑梓中,饮啄皆自得。他日书来时,未用频相忆。惟期苦作舟,海月庶可拾。试看北窗萤,夜夜光不蚀。
昔为人子,今为人父,舐犊之情,由来有自。通篇如话家常,不事藻饰;情绪一任于心,有若出谷之泉,徐流浅浸,岂止润泽于裔苗,亦足倡行于当下。诗由娇儿考取大学引发,人逢喜事精神爽,故多引祖风祖德以勉诫之,情至深而语至切,是同类作品中不可多得之上品。
梦见父亲
杨逸明
几度搬家西复东,浑忘老宅旧时容。
如何父子团圞梦,总在童年小巷中?
几度搬迁,忘尽旧居模样,此乃常理常情,过来人其谁不识?开篇及之,盖以平常语预为后文蓄势也;此欲擒故纵手法,高人多所擅长。“如何父子团圞梦,总在童年小巷中”,转合二句奇峰突起,前后形成巨大反差,令人警醒。忘尽旧居之貌,犹存老树之根,天性天恩,长怀不泯。此“父子团圞梦”总会出现在“童年小巷中”之所由来也。
本期评家简介(以年齿为序)
熊东遨简介
熊东遨,别署忆雪堂。湖南宁乡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审委员;中国楹联学会、全球汉诗总会、新华诗社、诗刊子曰诗社、云帆诗友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在湖南电视台开辟“诗词曲联”系列讲座,将传统诗词教学搬上屏幕。已出版《诗词曲联入门》、《古今名联选评》、《诗词医案拾例》等专著三十馀种。年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称号;年获《诗刊》“陈子昂年度诗词奖”。
濯缨简介
方伟,号濯缨轩主人(濯缨),年12月生,河南省罗山县人,浙江醉根诗社社长、云帆诗友会顾问。出版诗文集有《濯缨网络诗文选》《南行诗文抄》《濯缨集》及诗刊所出《濯缨诗词选》。为《诗刊》年度陈子昂诗词奖获得者。
抱朴书生简介
高石春,自号抱朴书生,云帆诗友会顾问。
段维简介
段维,字不言,自号抱玉散人。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心潮诗词》评论版主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有《网络时代的版权保护》、《网络版权保护论纲》学术专著二部、《竹太空心叶自愁》诗词集一部,年获首届荆楚诗词聂绀弩奖,年获“中华好诗词”征集令第三季总决赛第一名,年其百余首诗词入选《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一书,获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
编辑: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