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当今社会,尽管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抚养孩子的成本却一路飙升,比以前高得不是一点点。
不是很穷的家庭,别轻易对孩子做这几件事,容易让孩子“自卑”!在过去,家中养着好几个孩子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这些孩子的出生并没有让他们感到丝毫的压力,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可如今,即使这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也会让父母感到不小的压力。在生一个孩子都难以养育的情况下,更不用说生第二个或第三个孩子了,这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所以,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在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就会开始在衣食住行方面省钱,甚至变得吝啬。像是个别家庭,为了省下一点油钱,会去选择乘坐公共汽车,甚至不会选择贵了几块钱但更方便的地铁,而且能走路到达的话,也不会选择去坐公共汽车。
在日常生活中,在买菜的时候还会跟农民讨价还价,就为了省下那几分钱。这些都是为了把孩子养育成大人而做出的牺牲。
虽然这种节约方式能够理解,但是这对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孩子们长大后,才会发现原来家庭从前带来的许多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如果家庭不是太穷,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做这两件事,这可能会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件事是父母总是对他们的孩子哭穷。例如,有些父母,显然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殷实,但是他们不会去享受金钱的乐趣,反而还特别的吝啬,而且最常和自己的孩子谈论的也是家里如何如何穷,平时要节约点花钱等等。
这可能是因为父母知道钱来之不易,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养成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所以才会故意这么说。然而,孩子在听到父母常常对他说的话后,会因为家里“穷”“没钱”,所以导致即使其他孩子有了一些他没有的东西,孩子也不敢向爸妈要。
而这种不敢开口的想法会直接导致他不会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并会逐渐让他感到自卑。在严重的情况下,他甚至会变得不愿意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交流,性格也会变得更加孤僻和内向。
就像上文所说的那样,有的家庭并不缺钱,也算是一个小康家庭。但是她却表现得很吝啬,还总是对自己孩子说咱家没钱,可千万别乱花钱啊。
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每个人都有用文具盒。当孩子们看到别人都有的时候,他们非常想要那个文具盒,但是父母对于这几块钱也不愿意给孩子买。这会让孩子感到很失望,甚至会在其他同学面前感到自卑。
除此之外,这些家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穿新衣服。大多数时候他们都穿着他表兄弟姐妹剩下的衣服鞋子。这使她变得更自卑,更不敢与人交往,导致她从小就基本没有什么朋友。
即使在长大后设法逃离了原来的家庭,在工作后搬出去住,也还是会对自己极度缺乏自信,也总是会对周围事物感到敏感。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事业发展。
除了不要对孩子哭穷之外,父母不能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阻止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当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在书上乱写乱画时,他们总是会责备孩子没有好好爱护书本。当他们早上还在梦醒时分之际,听到孩子在唱歌时,会责备他们唱得太差劲,把自己给吵醒了。简而言之,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支持孩子的爱好。小华的闺蜜小娟就是这样一位家长。小娟的儿子打小就对那些手工很感兴趣,尤其喜欢制作手工娃娃。
但是身为母亲的她,却整天嘲笑儿子的这个爱好,认为儿子的爱好太女性化了,但即使爱好不女性化,哪怕兴趣是篮球游泳之类的,她也不会支持儿子去学习,因为她觉得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她认为她的儿子,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而不是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她的这番话让儿子感到委屈,还和儿子冷战了好几天,这让小娟非常生气。当她和小华聊天时,她请小华来评论一番,说她全心全意为儿子好,怎么儿子一点都不领情?
其实小娟的儿子在手工艺方面也很有天赋,只是因为他母亲的拦截,没有让他深入学习。导致在他长大之前,都不能做出更好的手工艺品。而当他长大后,看到了其他的多才多艺的孩子时,会感到非常自卑和遗憾。
总结:其实人格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而人格的形成与原来的家庭密切相关。如果因为原来的家庭而产生自卑情结,成年后这些因素往往对孩子各方面都会有一定的限制。自信的孩子通常比自卑的孩子在事业和婚姻上有更多的机会。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你千万不要对孩子做这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