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本节课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些知识,我们一起看一下。
哈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地区,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
穿梭宇宙的彗星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平均时速达到90km/h以上,最高时速可以达到km/h左右。
飞驰的猎豹蜗牛的爬行速度非常缓慢,全速疾爬的最高速度为8.5米/小时。
缓慢爬行的蜗牛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都进行了运动,那我们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所要讲的——物体运动的描述。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和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其中知道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概念判断出参照物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特别注意。
01机械运动
通过前边对不同物体的运动观察,我们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变化。
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比如说: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每年都在变化。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地壳变动每年缩短2.9厘米。
三峡大坝泄洪时奔腾而下的江水。
宇宙中天体的运动。
以上都包含着机械运动。实际上,除了机械运动,自然界中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通过前边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运动的概念,那我们该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呢?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感觉路边的树木高速后退,感觉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觉得树不动,车运动得很快。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前面车辆慢慢后退。错车时却感觉对方车辆速度很快的冲过来。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主要是因为我们所选择的标准不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这个标准进行定义,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参照物。
02参照物
一、基础知识点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3.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不选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理解,试着判断下下面两幅图中小车是否在运动。
图1图2我们只要严抠这些概念,很容易知道:图1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小车是否运动;图2中旗杆是不动的,选取旗杆为参照物,小车相对于旗杆产生了距离变化,所以小车是运动的。
二、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方法
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动手做一做: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结论: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静止的;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0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其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
(3)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结: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答案详见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