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班级管得好,规则不可少。
规则并不是束缚和禁锢,而是帮助孩子们发现更好的自己。学生在校的生活,从早晨进班开始,就需要有规则去遵守。但规则又不能随意而定,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和发展特点,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
在一间教室里,制定一系列师生都共同遵守的规则,能让大家更有安全感,知道彼此的期待是什么,从而让班级生活井井有条,朝向美好。
以一日在校生活为例,来看看不同的方面,教室里应该呈现怎样的规则。
到校:不迟到,有精神
一天的学习自早起到校开启,如果能精神饱满地按时到校,便可以“元气满满”开始学习,反之,则可能一整天都受糟糕情绪影响。
具体要求
1.向学生明确并强调学校上课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牢牢记住。
2.规定最早和最迟到校时间。如最早不能早于上课前40分钟,最迟不能迟于课前5分钟。让学生记好具体时间,每天早晨在家的安排就要参照进行。
3.到校后做什么?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拟定几种选择,如上交作业、晨跑锻炼、晨诵读书等,再规定不适合做的事。
温馨提醒
对每天都能按时到校不迟到的学生,进行积分统计,每个月颁发“满勤奖”,学期结束用于兑换小奖品。
对迟到的学生,是不是一定要责罚?怎么罚?必须谨慎为之。迟到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孩子并不是不想遵守时间,他们是对时间的长短毫无概念。
想让“罚”更有创意,可以参考绘本《迟到大王》:迟到的孩子要讲一个“迟到的故事”,请同学们评价能否接受这个理由。
这样不会让迟到的学生陷入尴尬和难堪,还可以训练想象力,同时锻炼口头表达力,化紧张气氛为轻松。
晨诵:唤醒每一个清晨
沈从文先生说:“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在学生到校后的每个清晨,用诗歌和诵读来唤醒自己的精神,久而久之,对规则的遵守就成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具体流程
1.早读开始,在座位上拿出晨诵读本,做好准备。
2.大家一起唱晨曲,和着旋律和节拍律动。
3.复习前一天诵读的晨诵诗歌,找到诵读的感觉。
4.学习新诗,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5.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诗。
温馨提醒
每一个清晨都是美好的开始,但有的孩子不一定能感受到,他们虽然身体醒来,大脑还是迷糊的。
每天早晨进行统一流程的晨诵,既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认真晨诵的孩子,每日的诗歌已是奖励。晨诵读本上的创作,一周进行一次评点奖励,盖上奖章,让身体与心灵一起行走在路上。
如果有孩子在晨诵时还有点“犯迷糊”,也不必指名点醒,更无需破坏班级的诵读氛围,悄悄走到他身旁,轻轻摸一摸头即可。
或者请这个孩子和老师来对着读,用真诚热忱的声音去真正唤醒他。
上课:做好准备不心慌
学生在校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教室,教室也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学生遵守上课规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专注的习惯。
具体要求
1.开学后及时记录班级课程表,按照每日课程安排带好课本、作业等学习用品。
2.每节课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打响预备铃之后,拿出课本、文具盒、笔记本三样物品摆放在课桌上,其它用品一律放进书包收整齐。
3.课上不乱动学习用品,根据老师要求或课堂需要,再拿出、收起学习用具,不发出过大的声音,动作要迅速。
4.上课坐姿要端正,如果有些疲累,可以稍微拉伸一下身体,做一做深呼吸。课上写字时一定要将身体坐正,双脚平放在地上。
5.下课后,把课桌上的物品整理到书包或抽屉,再离开座位,出教室活动。
温馨提醒
对于不能遵守上课规则,甚至是扰乱课堂纪律的孩子,可以制定一些小小的“惩罚”,如负责擦一天黑板、整理各学科的作业本、当众讲一个故事、为大家唱一支歌、管理图书角一天等。这些惩罚措施,实行起来不困难,但会让学生有一点小为难,需要牺牲一些自由的时间,或付出一定的劳动。
惩罚不是目的,对于总是违反规则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自觉遵守规则。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比较有效。让自律性较强、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同学,和这些孩子结对子,点对点帮扶,一旦发现有进步,对“帮扶双方”都进行表扬奖励。
排队:牢记“快静齐”
学校一日常规中,有多项要求都和排队相关,如出操、放学、参加各种活动。一个班级的队伍也能充分显示班级的管理情况。
具体要求
1.细化排队过程,分为“离位、出门、找位、对齐、行走、站位、调整”几步,让学生每一次排队,都能对照步骤一一执行规则。
2.排队过程的每一步,都拟出具体规则。如“离位”要做到“桌面快速收干净,离开座位不出声”,“出门”要做到“里面先让外面走,男生先让女生走”,“对齐”要做到“瞄准前面某同学后脑勺,脚下有线就踩线对齐”。
3.每次排队都力争达到“快”“静”“齐”三个维度标准。“快”是动作有条理,不混乱;“静”是注意细节,手上、脚下、口中都要控制音量,不超过35分贝(用分贝测量仪帮助孩子形成音量大小概念);“齐”是集体要合作,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