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yushiels.com/npxjk/npxhy/1286.html
我们一定要成大器吗?
童年时,我们会在作文里写自己的理想,有的说要成为科学家,有的说要成为宇航员,我们会为是考清华还是考北大而思考半天,最不济的也会说长大要成为对社会有用人,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到了二十多岁,刚刚大学毕业,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时的我们,满脑子都是新奇的想法,每个机会都跃跃欲试。选择从政的,和朋友开玩笑说,以后当个省长什么的应该知足了;进入大公司的,暗暗定下目标,要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选择创业的,坚信自己的项目有前途,在默默承受创业艰辛的时候,也会偶尔想想公司上市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到了而立之年,从不迷茫的我们也开始变得迷茫起来。我怎么会对现在的工作失去了兴趣?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的工作是能赚点钱,但我什么时候才能去照顾一下我的爱好?房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早就醒悟,小时候贴在文具盒上的“目标”更像是玩笑;我们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干一番大事。未来,一眼就望到头。我的人生真的只能是平淡的吗?
是否真的要到不惑之年,我们才能真的不惑?我们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成大器者,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而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平凡人。或许,那个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才是令人羡慕的;或许,平淡的生活,反而成为我们的奢求。
我们一定要怀揣“梦想”吗?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自己能否成大器,是否应该成大器,会有不同的感悟。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我们应始终保持这份“自己能成大器”心态。其中,自我意识效应起到了关键作用。
自我意识是自己看待和认知自己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现方式。如果说潜意识是一台电脑,那么自我意识就是这台电脑的CPU。你的所思所想,你的一举一动,都是由自我意识来操控的。
我们拿销售人员打个比方。是什么决定了一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技巧;有人说,是经验;有人说,是人脉。都没错,但都是表面原因。从本质上决定一个销售人员收入的是他的自我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他内心真正想挣多少钱。
有人会说,哪有这么神奇,想挣多少就能挣多少?还真是。心理学家发现,销售人员挣的钱绝对不会与其自我意识中的收入水平相差10%。奇怪的事还在后面。如果他发现自己挣得比自己意识里应得的多10%,他就会更有消费的冲动;少10%,他就会想方设法把“亏空”补上,如加班加点抢客户等。一旦进入“舒适区”,才肯放松。有的销售人员会说了,自己就没这个情况呀,月底冲业绩时,自己业绩不佳也没动力冲。那是因为你的自我意识压根儿就是对现在的业绩是满意的。所以,要想提高销售业绩,销售主管们可以从团队的自我意识里下下功夫。
自我意识机制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人生规划中。虽然说,是否真的能成大器,要看机遇,看能力,甚至看天命。但是当我们觉得自己已难成大器,现在的生活也挺好,那我们则会失去继续进步的动力,就不会拓展知识,不会扩大认知。相反,如果我们始终觉得自己能成大器,便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便会感悟终身学习的意义。
逻辑思维里说:“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结语
你的认知天花板就是你的对人生巅峰的自我意识。所以,我们要好好估量自己的自我意识,对于成不成大器这件事,既要能接受始终不成大器的结果,也要能始终保持能成大器的心。多做些“白日梦”,说不定哪天就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