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大臣叫夷射。这天晚上,他参加齐王的宴会,感到有些热,就出来,在走廊上靠着柱子休息。
一个守卫走上前请求道:
“大人,这酒真香,您能不能赏一些给我呢?”
夷射大怒,骂道:
“你这小小的守卫竟然敢向大臣讨酒,真是大胆!快滚!”
守卫酒没要到,反被骂,只好悻然离开。等到夷射走了之后,他悄悄回来,在柱子旁边撒了一泡屎。
第二天早晨,齐王路过王廊,看到柱子旁边的尿迹,责问守卫:“谁在这里小便?”
守卫说:
‘小人不知道。不过昨天晚上看见夷射大人在此站过,并没有旁人在此停留。’齐三大怒,将夷射治罪。
◎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般能保持冷静,说话较有分寸。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就不容易控制自己。
掌握了权力时,说话就放肆起来。
譬如,当喝醉了时,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当情绪激动时,当手中掌握了权利是时,说话就放肆起来。
故事里齐国大臣夷射就是这样。他认为自已是大臣,而对方只是一个微的守卫,因此出口伤人。没想到有时小人物也能报复大人物。就为了一句话,夷射后来遭到被放逐的惩罚。
中国有句老话:“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一些人自以为能言善辩,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与人争吵。他们喜欢指责别人,说话生硬,尖酸刻薄,不讲方式。
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些市场管理员,对待小商贩气势汹汹,态度蛮横。他可能认为:我是管你的。我态度不好,你也拿我没办法。其实这样做极不明智。
且不说管人的与被管的双方人格平等。假如遇到不好对付的,蓄意报复你,你在明处,他在暗处,你吃了亏,还不知是谁干的。
明代学者洪自诚说过:“攻人之过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批评别人过错,不可太严厉,要考虑对方能否承受;教别人做好事要求不可太高,要让对方能够做到。
◎
作为一个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即使对方出言不逊或说话冒犯了你,也要冷静对待,切不可一触即跳、反应过度。
我当教师的时候,教师这个职业还没有现在这么吃香。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态度傲慢的家长,她孩子的文具盒丢失了,就赶到学校来,看见我嚷道:
“上次我孩子丢了一支钢笔,这次文具盒又没有了。你这个老师是怎么管学生的?”
我对她出言不逊感到不快,就随口顶了过去:我是你的家庭教师?”
那个家长也不示弱:“你不敢不教!”
我更恼火,于是双方争吵起来。两个人越吵越生气。她见吵不过我,就跑到楼上找校长,正好校长不在。她又跑到我所在的办公室,对着其他教师说我的不是。但其他教师不愿参与这场纠纷,只顾做自己的事。
她说一会儿,见没人答理、只好从办公室出来,正巧又碰了我,说话的口气明显缓和下来。我见她客气了,立即气也消了大半,答应帮她寻找文具盒。其实,只要当初双方都克制一些,根本就吵不起来。
一个有教养的人,总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易朝人发脾气。发脾气,当然可以逞一时之快,似乎也很威风。但你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对方服气吗?对双方的关系会产生什么长远的影响?
一般说来,靠威胁、漫骂、侮辱、叫喊,并不能使对方真正屈服。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越弄越僵。
林肯说过:“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争吵上浪费时间,而争吵的结果很难预料。”
戴尔·卡内基说:“当我们对的时候,就要试着温和地、巧妙地使对方同意我们的看法;而当我们错了—若是我们诚实,就要迅速而坦率地承认。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比为自己争辩还有趣得多。”
我年轻时,不懂得忍耐,尤其是在受到对方攻击的情况下,忍不住就要争吵起来。过后想想,其实不必那么冲动。
应该冷静地评估一下,对方到底为什么攻击自己?是一时冲动?还是故意刺激?然后,决定如何对待,是当场反击,还是解释、疏导,还是沉默……
这样,才能妥善地处理问题。如果一遇问题就立即火冒三丈,很可能落人对方设下的圈套,不但于解决问题无益,也会被人背后喊作“草包”。
有时,遇到矛盾,不必急着解决。不妨来一个“冷处理”,即人为地拖一拖。有时,原来看上去无法解决的矛盾,拖一拖之后却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也不失为一个避免矛盾激化的方法。
不过,运用此法须因事而异,不宜拖延的事,就应该迅速设法解决,防止越拖问题越严重。
请记住:说话艺术的原则之
谦虚有礼,不要出言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