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圆规造原子弹的男人我的父亲

一个用圆规造原子弹的男人:我的父亲

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却也有不平凡的经历。他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到底有没有自然灾害,他并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那一年,整个村子的口粮很紧张。街坊邻居中,跟他同年出生的5个孩子中,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用父亲的话说,这条命完全是捡回来的。

也许是婴儿时期,营养过于不良,父亲的身体不是特别好。并不是说不健康,只是体力有些差,干不了太大的力气活。因为干不了重体力活,所以,从记事开始,父亲就钻研各种技术:赶驴车拉煤,挖窑洞烧砖。等我记事的时候,父亲干的是修车的营生,再后来又是开汽车。家里的庄稼活,多半都是母亲在干。

对于这个事,我也曾经有过疑虑,干不了农活,为什么选择不好好上学呢?于是,我对父亲这自力更生、艰苦卓绝、自谋生路的人设,产生了些许的怀疑。小孩子,那能憋得住话,忍不住就问了起来。结果,不仅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反而被赏了一顿“肉夹馍”。

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问过这个无聊的问题了,也没有心思探究父亲是否是自强不息了。因为我进入了人生的新篇章,童年的梦魇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不,是血盆大手!

也许是我的提问,给父亲了一个启示,为什么不靠上学改变命运呢?于是,我就成了家里的重点扶持对象:可以不下地干活,但不能不好好学习。

在农村家庭,上学算得上是一个奢侈的事情。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让孩子辍学。实际上,用辍学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考不上高中,也就自然而然下学了,不存在辍学的说法。

在这里,先介绍一个我们村子,虽说是农村,但是离县城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距离,算县城郊区。并不算很落后,村子也比较大,有上千户的人家,基本上算是农村生态链的高端存在了。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不算太差的村子,半个村子范围内,我依然是同龄人中,唯一上到高中的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出生的这个家庭不仅不算普通,反而有那么一丝精英气质。

然而,精英有精英的苦闷,在我的求学之路上,总有一个人在鞭打快牛!

1、父亲的打人攻略

古人为了勤学,造出了很多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刚开始我觉得这些故事是学生讲的,后来,我才发现,这些故事实际上是给家长讲的。我不清楚,父亲听没听过这些故事。但是他在我的童年时期,的确充当着悬梁、刺股、鸡鸣、送光的角色。

每当我学习不认真,或者疑似学习不用功的时候,他总是及时的出现在我的身边,用他那双可以徒手拧螺丝的双手,帮我磨练意志。我甚至能从落在我屁股上的手掌中,读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诲。

也许你没见过常年劳作的手是什么样,尤其我爸的手因为修车,常年都带着洗不掉的油污,那双手基本上已经脱离了血肉之躯的范畴,坚硬、粗糙、有力,甚至还泛着金属光泽,“哐、哐、哐”打在身上,真的很酸爽。

所以,在童年记忆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父亲这个人,而是父亲的那双手,那双有力的巴掌。按理说,这么有劲的手,不应该干不了重体力活啊。算了,不想这个事了,就是当初这个无聊的疑问,开启了我的地狱模式!

当然,父亲打孩子并不是简单的暴力执法,他是有研究、有原则的。父亲,既不打头也不打脸。倒不是因为他有尊重孩子的觉悟,而是他认为,头这个地方装着脑子,是拿来学习用的,万一不小心打坏,就得不偿失了。而屁股这个地方不一样,远离大脑,肉又厚,打不坏。打完了,并不影响学习,两全其美。所以,在其他地方都有打坏风险的情况下,打屁股是最安全的选择。虽然这是基于实用性的考虑,但是,无意间却保全了我的心理健康。

构想很完美,但是操作的时候,却发现了弊端。虽然打屁股不影响大脑,但是打的次数多了,屁股会肿、会疼。严重的时候,甚至到了坐不了凳子的程度。这坐不了凳子,就没办法写作业、没办法好好听课,还是会影响学习。由于这个巨大漏洞,让父亲意识到,打人的方式,还得改进。

你还没别说,父亲真是个搞技术的好材料,还真被他研究出来了。经过反复试验和对比,父亲发现,拧大腿根更有优势。大腿根这个地方太好了,柠起来不费劲,效果还很明显,疼的时候,咬牙切齿,还做不了假。关键是打这个地方,绝对不会影响写作业、听课学习。于是,大腿根就成了我挨打的主战场。甚至,每次挨打,我都怀疑,他是用钳子在拧的我大腿根。虽然,有的时候,父亲打急了,还忍不住往我屁股上招呼,还已经不再影响学习了。

忘了说了,我还有一个妹妹。所以,我们家打小孩,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照顾每个孩子的情绪,也为了公平起见,每次不能打小孩,不能只打一个。一个孩子犯错,两个孩子一起挨打,美其名曰陪打。这是不是有点捆绑销售的意思?听过陪练、陪吃、陪聊、陪喝,甚至陪睡的,没听过陪打的吧。对,这就是我们家的专利。

你还别以为我妹妹总是被我拉下水,恰恰相反,别看我妹是个女孩子,但是比男孩子还费劲,总是惹祸。这下,你能明白我的痛苦了吧。我每天努力学习、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但是也免不了,遭遇一些无妄之灾。很多时候,我刚放学回家,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得脱裤子挨打,因为我妹妹又惹祸了。

以至于,后来我看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我都有点不以为然。一次买橘子的背影,有什么可写的,我父亲的巴掌比背影可写的地方多了去了。可惜我没有朱自清的文笔,要不然,我能让父亲的巴掌,名扬四海。

2、一篇作文带来的变局。

当然,挨打这种事,都是年龄小的时候的事。但是我解脱这个苦海,也不完全是因为年龄的增大,其中,也有我的一次无意行为的功劳。

修车虽然是个技术工作,但说到底还是个体力活,干了十来年,父亲又换了一份更有技术含量的开车工作。并不是那种小汽车,而是那种专门拉交通事故车辆的拖车。交通事故什么时候都可能发生,只要有事故需要拖车,无论是寒冬盛夏还是深夜清晨,父亲都得出车,赶去事故现场。这个在交警队内部,有个专业术语叫“出现场”。

我上小学那会儿,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而语文课,又专门把作文课单列出来,每周都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作文。那个时候,作文的题目也比较简单,不像现在的作文,各种深度、各种维度。农村学校,信息十分闭塞,基本上算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闭塞到什么程度,我讲一个小故事,你就知道了:

小升初之前,有个毕业会考,其中要考一门政治课。实际上,学校压根就没有这门课。为了应付考试,都是临时出出板报,摘录一些社会热点,让学生们背背。我记忆很深刻,那年有个热点新闻是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因为贪污腐败被开除党籍。我当时看到这个热点的时候,脑子里是一点印象都没有,还很纳闷:这件事很大吗,还需要专门出个考题?!

所以,那个时候的,我们的作文题目很简单,都属于写实类型。有一次的作文题目,叫做《我的父亲》,我的作文非常写实,写父亲工作很辛苦,主要是描述一次深夜,父亲出现场的经过。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问题出现了。

我的语文老师,并不知道“出现场”是什么意思?于是,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来问,而我呢,虽然这个词天天听,但是让我解释,我还真是一下子没解释清楚。现在想来,都觉得很可笑,但当时的确是那样的信息不通。结果,老师最终认定我这篇作文有问题,很有可能是抄的。

但是,老师并没有跟我明说,而是直接叫了家长。可想而知,老师见了我父亲,才发现这是一个误会。至于当时是什么情景,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见家长这件事,我都不知道。但是因为这个误会,却成了却无意之间,搭建了一条父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父母眼里,无论儿子年龄多大,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但是因为我这篇作文,却让父母对我的认识产生了改观,觉得儿子是懂事的,是理解父母辛苦的。

从这件事之后,父亲还依然会打我,但打我的方式,却不一样了。

以前的时候,遇到那种可打可不打的情况,我父亲的理念就是,打!因为不打,不长记性。而此事之后,遇到可打可不打的情况,父亲,基本上都是选择了不打。孩子已经长大了,知道事儿了,意思意思就行了。

而且,以前父亲打我,充当的更多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角色,基本上是人形杀威棒。而后来,更多是父亲的角色,那个巴掌不再是冰冷的,开始有了温度。

只是这一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但这种变化,却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开始了。

3、用圆规造原子弹的天才

作文事件引起的变化,在很长时间里,是处于他知情而我不知的状态。大部分男人,都不善于情感的表达,我父亲也是一样,更不会向年幼的儿子袒露。我也是因为后来母亲点破,才慢慢意识到。可以想见,在那个阶段,父亲已经温情满满,但我却还依然战战兢兢。

不过,后来的一件事,最终捅破了这层隔膜。

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村子里面,圈子很小,家和学校的两点一线。唯一的好处就是离县城比较近,周末的时候,可以跑到县城去玩。那个时候,主要是去两个地方:一个是电子游戏厅,一个是新华书店。游戏厅是放松、玩耍的地方,而书店是开阔视野的窗口。当然了,去新华书店是一个很好的旗号,这样,父母容易支持、放行。至于说你去了之后,去没去书店,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虽然,更多时候,我都是待在游戏厅,但是,每次也都会去新华书店。因为书店里有很多的课外书,在那个没有网络、不让看电视的年代,书店成为看世界的唯一通道。一直到现在,每年回家,我都会去书店转上一圈。

平心而论,之所以不长时间待在书店,并不是不想待,而是因为不自在。在游戏厅,即便你不买币玩,也不会有人管你,随便你看、随便你转。而新华书店就不一样了,你进了新华书店,店员就一直盯着你看,一怕偷书,二怕损坏书。

你看的时间稍微长些,店员就会大声喊,“书籍是用来销售的,查看之后,请尽快放回原处。如需阅读,请购买。”实际上,即使你不放回去,也不会真的有人来找你,逼你放回去。但是,我那时候年龄小、脸皮薄,一听这话,就乖乖把书放回架子,恋恋不舍的走了。

当然,新华书店不光卖书,还卖文具。相对于书来说,文具就更没法接触了。在玻璃柜台里面,整齐的放着精美的钢笔、尺子、笔记本等文具。书的价格,在封皮的背面都有显示,还能量力购买。但,那个时候,文具的价格不像现在都打着标签,只能靠问来知道价格。我那个时候,只买过圆珠笔的笔芯,1毛钱一根,质量很好。其他东西,从没有敢问过价格。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课上用到了圆规。新华书店的文具柜台里,刚好有一个圆规特别的漂亮,我是看了又看,很喜欢。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了一下价格。

小县城不大,新华书店来来往往,也就那么几个人。我经常去,店员也都对我有印象,长年的只看不买的农村孩子。

我清晰的记得,我问完价格,店员的回复是这样一句话:

“给你说了,你也买不起!”

我憋红了脸,灰溜溜的出了新华书店,走回了家。

实在是太委屈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忍不住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父亲。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憋在心里太难受了,找个人说出来,就好受多了。小孩子脾气,能气多少时间。说完,也就没事了。

但是父亲,却放在了心上。

第二天早上,父亲骑上自行车,对我说,儿子,老爸带你进城玩去。

可能是父母之间的分工不同,母亲主要负责慈爱,父亲主要负责严厉。再加上父亲每天的工作很繁忙,我更多的时候也都在写作业。所以,我跟父亲独处的时候不多,父亲也很少带我玩。所以,父亲要带我出去玩,我虽然挺意外,但还是很开心。

然后,父亲就一路不停的骑到了新华书店,到了新华书店,我才意识到父亲要干嘛。父亲要带我进去买圆规,但是我太怂了,不敢进。于是,父亲就自己进去,我在外面等。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对于忐忑不安的我来说,好像很漫长。当父亲带着圆规出来的时候,我实际上,还没有回过神来。

父亲很随意的把圆规交给我,我并没有什么惊喜,等着父亲跟我说话。

父亲很轻松的说,我以为多贵呢,原来才5块钱。

5块钱,在20年前,也并不是一个什么大的数目。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花5块钱买一个圆规,的确是有点天价。毕竟,那个时候,铅笔才1毛钱一根,最漂亮的文具盒也才2块钱。我的文具盒用了好几年,铁皮都磨透了,也没舍得换。

父亲继续给我描述,他进了书店之后的情景:

我进了书店之后,就问服务员,你们这最贵的圆规是哪个?

服务员就把这个圆规拿了出来。

我又问她,这个圆规,多少钱。

她回答,5块钱。

我就告诉她,还以为多少钱呢,5块钱就买不起了?!当年,我造原子弹的时候,用的圆规不知道比这个高级多少倍,贵上多少倍,我都用的起,这算个啥!

当时,父亲是站在新华书店门口的台阶上,给我说的这番话。而我呢,是站在台阶下面,仰着头听父亲给我讲。当时的感觉,父亲显得是那么高大。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了父亲是用圆规造出来过原子弹的人,只是我一直都不知道而已……

PS:那个天价的圆规,因为不太好用,也不太舍得用,一直静静地躺在我的柜子里。虽然圆规没有排上用场,但是它却真的在我与父亲之间引爆了一颗原子弹,让我与父亲从此没有了隔膜,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以至于多年之后,父子之间甚至有些朋友的感觉了。

恰逢父亲节,心血来潮,从下午4点钟开始写下这篇文字,赶在父亲节,发出这篇文章。送给远方的特殊朋友,祝您身体安康,笑口常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